研究发现
【发布日期:2018-04-01】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同情心可以遗传
有些人容易同情心泛滥,有些人却对他人的遭遇无动于衷,这是因为人们“感同身受”的能力存在差异吗?根据国外一项新研究,同情他人的能力部分上由遗传基因决定,换句话说,有些人天生就是“冷心肠”。
感知并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被称为同理心或共情,它包括能够识别他人想法、感受的“认知共情”和能够以适当情绪做出反应的“情感共情”。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同美国某基因检测公司合作,开展了一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研究共招募4.6万名志愿者,他们完成“共情商数”(EQ)测试,并提供唾液样本进行DNA检测分析。结果显示,约有10%的共情能力差异与遗传因素有关,其中,与低共情能力相关的基因和高自闭症风险存在关联。不过,女性通常比男性更容易产生同情心,这种差异并非遗传所致,而是与激素水平或社会环境有关。
剑桥大学研究员瓦伦·沃里尔博士表示,共情能力使人可以识别和回应他人的情绪状态,这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过程,有助于引导和维持社交,让人收获幸福感。“在理解基因对共情起到的微小却重要的作用基础上,我们迈出了重要一步。这项新发现有助于深入探究难以知晓和理解他人感受的自闭症患者的内心。”
女性多散步
心衰风险低
散步是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根据美国一项新研究,中年妇女每周散步两次,心衰风险就会下降两成。
该研究由美国布朗大学心脏病学专家组织开展。对8.9万名50岁以上妇女长达十年的跟踪研究发现,散步能起到显着的护心作用,其降低心衰风险的益处与体重和其他运动习惯无关。具体来说,每周散步一次的妇女,即使时间较短,心衰风险也能下降5%。随着散步次数增多,患病概率会进一步降低——每周散步两次,风险降20%;如果每天散步,心衰风险则可下降35%。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每次散步的时长超过40分钟,妇女患心衰的风险还可再降25%;步速快慢也会带来不同,健步走比普通散步心衰风险少38%。
当心脏停止向全身正常泵血时,就会发生心衰。病情严重的患者无法爬上楼梯台阶,觉得难以喘息,连睡觉时也会出现呼吸困难。1/3的心衰病人在患病一年内会死去,该病的存活率甚至低于一些癌症。因此,心衰是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散步可降低心衰风险这一新发现对我们来说颇具意义。该研究作者索姆韦尔·莱斯拉说:“我们已知健身可防心衰,但有些人觉得散步不起什么作用。此次研究分析显示,日常多散步就能减小患病的几率。”
|
一碗妈祖面 温暖一座城 市总工会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暖心活动
开放招商新模式 赋能发展新引擎
共沐妈祖情 扬帆海丝路
莆田市红十字生命接力志愿服务队:表彰先进 共话生命接力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