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新春走基层,来到常太镇龟洋村。记者曾在2008年8月报道该村的村民外出经营糕点,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每家都建起3层半的小洋楼。村民们致富了,回来建设家乡,要把家乡建设成小康村。在看到报道后,相关部门和领导闻讯纷纷到该村走访,出资出力为该村的新农村建设共谋蓝图。时任市交通局局长郭洪恩看到村民们积极的态度和刚修完的路坯,他当即批拔20万元用于该村新路的修建,当时任市老区促进会会长林春连几次下到该村,并尽他所能拔资金帮助老区建设,市科协陈炳煌主席也闻讯下村考察,并帮助该村建起科普栏,并给名贵植物标上“身份证”……龟洋村的村民们兴奋了,高兴地直夸社会主义好,中国共产党好。 2012年又到了,龟洋村的新农村建设到底如何呢?日前,新春走基层记者随着退休老领导林春连、市科协主席陈炳煌、市老科协蔡文林及关心和帮助过该村的部门和领导等再次来到龟洋村,看望龟洋村的村民和新村面貌。车子绕着盘山公路一路朝目的地开去,带着焦急和期待的心情,来到龟洋村,龟洋村的男女老少都出来迎接,敲锣打鼓放鞭炮比闹新春还热闹。 下车后,记者看到在村口的桥头有一个由市科协捐建的科普栏和该村建的村志铭,村志铭上刻着为该村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在一阵鸣炮声中市科协主席陈炳煌和市老科协主席蔡文林一起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科普示范基地揭幕。从桥头科普栏一路走来,进到村里,有歇脚纳凉的凉亭,有意趣深韵的石桌、石碑及增加农民知识的科普栏。走遍村头村尾,记者看到家家门前青菜绿树红花,洋楼配红花绿树,小桥流水美亭,彻底告别“身无三分银,地无三里平”的贫困村,甚是一幅世外桃源新村美景。 看到那么多领导和媒体聚焦该村,村里的男女老少乐开怀。这天,村里跟过新年一样,妇女们围在一起搓汤圆,男人们忙着招待客人,有的张罗午饭,孩子们则高兴地奔来跑去,好不热闹。 参观完该村新农村建设后,在村民家中举行龟洋村新农村建设落成庆典。会上,各位老领导都先后对龟洋村新农村建设现貌表示赞赏,并对该村今后的发展提出他们的金点子。市科协主席陈炳煌在会上向龟洋村捐献科普手册和相关资料。大家畅所欲言,共同为龟洋村的新农村发展出谋献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