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焦点
“两会”关注:城乡一体化能否让村娃享受城市教育
【发布日期:2012-01-09】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林红霞 黄凤珍】

     2012年我市要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实施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摘自市六人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关键词]
         教学一体化
    “莆田要创城乡一体化,我认为首先要教学一体化。”在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们都在热议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话题,其中,蒋元泰代表对此发表了自己的以上看法,他说目前每个乡镇都有十几所中小学甚至更多,但现在在农村就读的每个学校只有几十个生员,师资力量分散而且不足,而在“农村就读的都是贫困家庭的子女,从这次校安工程就不难看出,改造小学设施除政府拨款外,不足部分需要企业家捐资,而有钱家庭的子女都在外地或在莆田市区就读,对家乡建校捐资的积极性难免打折扣。”
    蒋元泰代表建议:如果把各村办小学统一拍卖掉,至少也能卖一、二千万,把这笔钱集中起来,每个乡镇在原有中学的基础上,扩建成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包括住宿的综合教育基地,这样的话,师资力量也增强了,学习氛围也好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不足资金可向社会募捐,因为“人人都愿意为子孙后代的健康成长出力”。
    此外,他还建议:如果所有的学生都住在学校,每个星期校车接送,每个村庄建二处接送站,这样可以给家长有足够的时间到附近工厂等地就业;如果校车不够,可分时间段放学,先送幼儿、小学生然后送中学生,也可利用周末政府等有关部门的接送车或与旅游公司、公交公司签订接送协议。

        [关键词]
    校车管理
    有感于全国校车事故频频发生,给广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和威胁的现状。为此,在本次人代会上,翁仲平、李玉烟等代表就提出了关于加强我市校车管理的建议。
    代表们建议我市各学校对新增校车要求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及要求的专用校车;利用现代技术支持限制校车最高速度,创造条件使校车安装GPS系统等;创造条件,逐步实行“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营、公司运作”的校车运营管理模式,让有实力的公交运输公司参与校车专职运输,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校车的监管力度;为方便农村寄宿学生周未和节假日离校、到校,建议按需要增加乡村客运线路数和车辆数。

        [关键词]
    教育均衡发展
    秀屿区地处莆田沿海,是2002年莆田市区划调整后设立的新区,由原北岸笏石镇、东庄镇、月塘乡和原莆田县的东峤镇、埭头镇、平海镇、南日镇共6镇1乡组成,属农村型县区,在全市“一县四区”中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育基础最为薄弱。
    据介绍,建区后,秀屿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千方百计推动教育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教育总体水平与其他县区相比差距仍较大。目前,区级财政可供支配财力有限,财政对教育投入不足。区委、区政府想方设法发动民间资金支持教育事业,但由于基础较差,需要解决的教育历史欠账较多,即使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还是无法满足教育发展需求。全区180多所学校仅莆田十中、区实验小学等为数极少的学校建有塑胶跑道,大多数中小学设施配套紧缺,办学条件较为落后。同时,原莆田县在调配师质时对沿海片存在重数量轻质量倾向,全区有近三分之一的教师是通过民转公、补员、招工、聘干、复退安排等途径进入的,专业水平不高,区内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群众舍近求远送子女到莆田城区就学,隐形教育成本增大,生源流失造成一些学校规模萎缩。
    李玉烟代表认为,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影响了秀屿教育的持续发展。她和郭政芳等几位建议市委、市政府在实施教育强市战略中,要注重县区间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考虑到目前各县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具体现实,市级财政要加大对薄弱县区经费支持力度,在安排教育费附加和土地出让金等使用时向秀屿倾斜,支持秀屿实施追赶战略,推动教育超前跨越发展,以便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教育均衡发展,促进莆田市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
    农村图书馆建设
    据了解,目前,城市重点中学都加大了对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为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起到了辅助与促进作用,同时重点学校往往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更加完善了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对此,郭徐丽代表认为,我们更应该关注那些农村中小学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这对学校的发展前景以及学生的未来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所以,建设和管理好广大农村中小学学校图书馆,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据介绍,当前我市农村中小学图书馆的现状是随着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中小学在义教项目的配套项目中,也配备了一定的图书,农村中小学也随之成立了图书馆,或是设置了临时性的图书室。然而,当前农村中小学图书馆的管理和利用并不是很乐观,这种现状的出现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如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图书室的生命力不强;学校图书馆图书数目偏少,种类不齐,没有很强的吸引力;图书馆的环境有待改善,留不住人;图书馆的管理制度不严,缺乏专人管理。
    为了农村中小学图书室健康地向前发展,更好地为老师和学生服务,郭徐丽代表在《关于加强我市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建议》中提出应加大宣传力度,争取领导重视;配备专职的图书管理员,加强图书管理;此外,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图书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图书馆没有制度,就不能保证图书馆的正确使用,为了使农村中小学学校图书馆的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使之发挥更大的效益,必须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1、建立图书目录检索功能。图书馆建好后,图书数量多,种类杂,为了让读者快速地找到所需图书缩短检索时间,提高图书管理效益,必须建立科学的目录检索系统,内容主要包括图书的类别、数量、单价、新旧程度、来源及是否借出等,并印发相应的《图书目录》供各班学生查阅。 2、图书借阅制度。图书的借阅主要分为个人借阅和集中阅览两种形式,个人借阅实行凭证入内。开学初,学校为在校学生分年级办理好图书借阅证,然后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凭借阅证到图书馆借阅图书,集中阅览,就是根据上课老师的需求,要带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图书的,可由上课老师到图书管理员处联系并借取。3、图书登记制度。为了规范图书馆的管理,各学校还应建立相应的图书登记制度。即学生借阅图书时需及时登记,内容包括姓名、班级、图书名称、类别以及借出时间和归还时间。集体借阅时,需老师在登记册上登记。这样既能保证图书的顺利借出,也能保证图书的顺利归还,避免图书不必要的流失。4、图书维护与赔偿制度。图书馆平时主要由管理员对图书进行不定时检查,对一些损坏严重的图书要及时进行修复或上报处理。学校在根据管理员上报情况对图书室进行检查,及时更换或补给新图书。对于损坏、丢失图书的教师或学生必须按原价赔偿。
    “管理和使用好学校的图书馆,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郭徐丽代表希望,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应建设好、管理好,真正做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让农村中小学的图书馆成为学生喜爱的第二课堂。

        [关键词]
    廉政教育
    在我们的身边总会听人说起,为了自己的小孩子在教室里能有一个理想的座位,为了自己的孩子在班级里能受到老师的鼓励,甚至仅为了孩子举手能得到老师的点名提问,逢年过节,一些家长绞尽脑汁、想方设法为孩子的老师送上电话充值卡、面包月饼券、美容卡、购物提物卡等,且卡内注入的资金不少,常让老师用不完,之后家长们还得“再辟新径”,想着法要送什么才会让老师满意。据家长介绍,一个班级里有这种“送”的行为的,占到了二分之一以上。更有甚者,有的老师知道学生家长卖茶叶,公开向孩子说“给老师带2斤好一点的茶叶来”等等。
    在本次人代会上,有代表认为,凡事不会“空穴来风”,这些怪象,能在社会上听到的“奇事”,一定是这些家长们深恶痛觉但又是极为无奈的被逼、跟风而做出的举动,只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老师“额外”的“关照”,能得到老师更多关注,就能树立起孩子的自信心,从而不会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事情,肯定会让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觉得相当荒唐,也有的人觉得这是小题大作,这些与‘择校费’、‘借读费’、‘拿回扣’等相比简直是不足挂齿,不值得大惊小怪。”代表黄凌认为,这种现象已不是极少数存在,而是相当广泛地蔓延了,如果不能及时制止,让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老师的言传身教之下,在这样的环境中耳熏目染、潜移默化,从小就这领会了不正之风,助长不正之风,长大后能成为什么样的栋梁之材?
    代表认为,教育是极重要的民生,关系着我们几代人的成长。因此,教育领域的不正之风,切不可长,更不可视而不见,要立即引起各方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刹住。
    在本次人代表期间,黄凌代表在《关于高度重视并加强教师队伍廉政教育的建议》中提出:要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主管部门切不可忽视,更不可护短,要把加强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教育、廉政教育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要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一次深入的排查整治行动,严查彻改不正之风,不能搞形式、走过场,要突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确保今后社会上不再会传出此类不和谐之音。
    学校必须成为廉洁和法治的净土,才能真正教书育人,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和高尚道德情操。教育均等化,不仅是要求教育资源配置的均等,更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同一位老师那里得到一视同仁的对待和培养,教育者要不断学习提高,接受教育,在教师培训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增加廉洁教育内容。大力表彰淡泊名利、廉洁奉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书育人、德艺双馨的优秀教师典型。
    要加强校园廉政教育。“六五”普法规划已把加强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作为普法工作的十项主要任务之一。教育主管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六五”普法规划,抓好廉洁教育进校园活动,特别要抓好领导班子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学生廉洁价值观教育,确保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工作的成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推进廉政法制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班会,重视运用互联网等传播手段丰富校园廉政法制宣传教育的途径和形式,吸纳纪检监察干部担任中小学校兼职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校园廉政法制教育格局。
    要加强对不正之风的查处。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管,广泛接受群众对老师廉洁执教的监督举报,不仅要查大案,对教师收受礼金礼品等看似小案的行为也要严加查处,特别是一些师德败坏、不务正业,纯粹为了金钱,上课不教书、课后专心开办补习班;公开、公然讨要财物的教师,一定要严加查办、严惩不贷。希望通过查处此类案件,做到以案释法,警示警醒我们的教师队伍,恢复我们心中美好的教师形象。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