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生活视角
四招帮孩子放下手机
【发布日期:2018-02-11】 【来源:据环球网】 【阅读:次】【作者:】

  现在,地铁、公交车上,随处可见低头专注玩手机、打游戏的孩子。美国《时代周刊》不无焦虑地呼吁,人们应该多来关心关心孩子们了。
  
  长期使用手机,身心都受伤
  
  研究显示,孩子长时间沉浸在手机世界中,会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当家长想和孩子聊天时,他的双眼却死盯手机,不想和你说半句话,情绪也会发生很大变化。美国儿童精神科医生维多利亚·邓可莉在其撰写的《关掉屏幕,孩子大脑重开机》一书中提到,“屏幕时间”影响了人们的大脑和身体,带来许多与情绪、认知等相关的问题,导致生理系统陷入失调或混乱。
  妮娜·兰顿是一名高中生,因沉迷手机与社交媒体,身心逐渐失调,甚至想轻生。她说:“我其实只是需要帮助,却不知道如何求助。”妮娜的妈妈怎么也想不到女儿会有自杀念头,希望能控制女儿使用手机。
  
  手机上瘾成全球通病


  如今,手机上瘾呈低龄化趋势,青少年即使不用手机也“机不离身”。16岁少年桑提每天玩手机时间超过10小时,他说:“这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代表我需要一直和人保持联系。”他爸爸虽然有些担心,但鉴于桑提所有朋友都有智能手机,觉得不给他用,显得不公平又专制。“更棘手的是,现在很多学校在网上留作业,孩子不得不使用手机。”桑提的爸爸担忧地说。
  美国圣地亚哥大学心理系教授珍·特温吉搜集了2010~2015年超过50万名美国青少年的资料,发现相较于每天玩手机少于2小时的孩子,每天花3小时以上在电子产品上的孩子,有34%会出现一种以上“类自杀行为”,如感到无助、想自杀。每天使用电子产品5小时以上的孩子,该概率攀升至48%。孩子投入真实社交活动时间越少,越可能感到抑郁。“相较于成年人,青少年自控力、同理心,以及判断能力发展不足,”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神经病学系教授法兰西·杰森说,这可能使青少年模糊了网络和现实生活。
  
  四招和手机断舍离


  通过访问多名专家,《时代周刊》归纳4个方法可以帮孩子放下手机。
  把手机从卧室中拿走。研究显示,在卧室看电子屏幕时间越长,对身体危害越大,特别是影响睡眠。
  设置拦截功能。孩子自我克制能力弱,无法准确判断网络内容是非曲直、是否符合自身年龄段。父母可以使用科技手段限制、过滤孩子浏览的网络内容。
  和孩子签订“合约”。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签订使用电子产品的“合约”,因为建立在平等基础上,孩子更愿遵守,比如吃饭时全家人都不能玩手机,放学后使用手机不超过1小时,父母陪孩子写作业时只能看书。如果谁违背规则,就要付出一定代价或受到一定惩罚,比如一段时间内不能用手机。
  父母树立好榜样。有的父母经常让孩子与手机保持一定距离,自己却很难做到,对孩子“发号施令”就会无济于事。建议父母在孩子面前尽量减少使用手机时间,多看书或者换回只能接打电话、发短信的老式手机。空闲时,全家人一起出去散步、做游戏。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