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工艺
陈金植:每一块砗磲都蕴藏着一个美的精灵
【发布日期:2015-12-23】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林垦】

  

 

    陈金植,木雕学徒出身,从小便喜欢雕刻。1997年,他师从中国石雕艺术大师佘国珍,并考入了福建厦门工艺美术学院进修雕塑,之后多年从事汉白玉雕刻。
  陈金植在事业上稳扎稳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发现了雕刻汉白玉的瓶颈,对于陈金植来说,汉白玉有着它的局限性,在艺术追求上略显滞后。他苦思冥想,希望可以找到一个突破口。就在这时,砗磲进入了他的世界,也打开了他更广阔的视野。可是,雕刻砗磲并非易事,它的厚度经常不够,形状也不尽相同。这给陈金植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陈金植与砗磲结缘是在考察海南工艺品市场时,当年,他看到当地的一种叫做砗磲的硕大贝壳,具有白玉般的质地,珍珠般的光泽,而且海南的砗磲市场相当成熟,陈金植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种雕刻工艺品的上乘之材,开发出来将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砗磲的特点与翡翠差不多,硬度会比翡翠软一点。它的制作和翡翠一样,要求也非常高,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首先包括了设计方面。陈金植说,砗磲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珍宝之一,世人对砗磲了解得并不多,看到它的时候,就笼统地将之称为“大贝壳”。
  一件好的作品不仅要考量砗磲的天然外表形态,还要深入推敲它的内部结构。陈金植的每一次创作,都要投入了一番心血,给予每一件砗磲作品新的生命力与艺术价值。他的作品,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和创新意识,精雕细琢,确保每一件作品都精妙绝伦,粗犷的贝壳外表和细腻的内部雕刻形成强烈反差视觉效果。
  汉白玉可以用机器照着打胚,可是砗磲不行。砗磲的每个形状都不一样,只能用手工打胚。如果想要做精,成本肯定就要比别人要高得多,所以说砗磲的雕刻是很有难度的。
  在莆田工艺界众多的工艺美术大师中,陈金植算是晚辈。然而,在浩瀚的艺术海洋里,陈金植为艺术界倾心倾力。他具有扎实的艺术功底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并能善于抓住机遇,获得了市场的认同和满意的效益。如今,全国各地的客商都会慕名找上门与他合作。由他创作的雕刻作品也屡次在全国各大专业展会上获得大奖。其玉雕代表性作品《龙珠观音》、《渡海观音》、《念珠观音》、《无量寿佛》、《孔子》等被收录于《世界美术集》(华人卷)、《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名人辞典》、《闽台工艺美术家采风》等。
  陈金植坚信每一块砗磲都蕴藏着一个美的精灵。多年来,陈金植以独特的视觉、超凡的思维深度解析每一块砗磲原料的丰富内涵,巧妙利用其自身特性,配以精湛的手工艺,创作了出众的艺术佳作。他的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经典韵味和永恒价值。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