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工艺
柯义森:自学成才的雕刻“痴人”
【发布日期:2015-12-16】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林垦】

   

 

     柯义森,1963年出生于西天尾镇东星村,他小时候自学画画,临摹着书上的图案,画得有模有样。16岁时,一次机缘巧合让柯义森深深地迷上了木雕。那时候村里很少有木雕师傅,无处求艺的他,凭借着身上的艺术细胞,又一次自已研究起木雕技艺。为了研究木雕,他经常琢磨到忘了吃饭、睡觉。
    柯义森说,他那时候喜欢看连环画,就买了许多连环画,就照着连环画上画,有《水浒传》、《西游记》,还有《封神榜》里的神仙、菩萨等。他说,自己爱好的话,再困难都会去努力、去学习。
    柯义森的第一件作品是庙里雕塑的菩萨。他17岁开始一个人单独完成雕塑,紫霄寺里的玉皇大帝、四大金刚、十八罗汉等全部都是他的作品。
    作品完成后,柯义森受到各方的赞赏,柯义森的信心倍增。为了练就娴熟自然的技法,他还去各地潜心研究名家作品,用心品味其形神力美的兼容关系,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看过他作品的人都说,柯义森的木雕作品肌理、质感细致入微,纤毫毕见,就像在木头上做的立体“工笔画”。渐渐地,找他雕刻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不少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客商也纷纷找上门。
    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柯义森的作品名气越来越大,受到收藏家的青睐,也荣获过多次国家级、省级大奖。不过,柯义森并没有停止自已艺术创作的脚步,而是大胆创新,去寻找更高境界的艺术。2002年,他转型创作根雕艺术,取名天创根艺。找准创作形象和木头的结合点是最费心思的事。每次创作前柯义森都要反复琢磨好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确定一块木头最适合的造型。有时睡着觉都会突然醒来,拿起木头端详半天。开始雕刻后,整个人的心思就全部放在这上面了,爱上根雕创作,他变成了“痴人”。
    柯义森的根雕作品造型独特,奇巧结合,天人合一。他用具有自然美的各种根材形态,创造出多姿多彩的美的形象,并实现“天然美”与“人工美”的完美融合。
    在柯义森的工作室我们看到许多根雕作品,每个作品他都取了好听的名字,如:风雨同舟、幸福子梦、远方的家、飘影等等。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发现他对传统仕女的雕刻情有独终,他的仕女作品含蓄婉约、婀娜多姿,巧妙的构思、飘逸的刀法在其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比较喜欢雕刻仕女,因为它的难度比较高,这种雕刻在市面上还是挺少的。雕刻仕女要雕出它的温柔,还要有亭亭玉立的感觉,否则雕出来就没那么好看。
    在艺术的道路上,柯义森低调、淳厚、勤奋好学,几十年如一日沉心创作,才有今日的雕刻技艺。“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用此诗句来形容柯义森再恰到好处不过了。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