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工艺
艺术品市场今秋是否拥抱暖冬
【发布日期:2015-11-25】 【来源:天津日报】 【阅读:次】【作者:】
    本月15日,备受关注的嘉德秋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举槌,其中,李可染创作的《万山红遍》以5800万元起拍,经多位买家数十轮的竞夺,最终以1.84亿元成交,成为今秋内地秋拍第一件过亿元的拍品。据悉,从1962年开始至1964年,李可染先后共创作了7幅《万山红遍》,是红色山 水画中具有典范意义的代表。
    这件亿元拍品的出现,也引来行业内关于秋拍市场呈现“暖冬”的声音。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业内人士,而他们普遍对这一观点持有保守态度。天津同方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勇表示,现在国内艺术品市场依旧处于低谷阶段,一些“大路货”的价格越来越低,但是精品尤其是《万山红遍》这样稀缺的精品,还是吸引了很多顶级藏家。特殊的东西就挣出了特殊的价格,凭借“个例”说明市场回暖是不科学的。天津三品堂拍卖公司资深拍卖师曹开达也表达了类似看法,认为单件过亿元不足以说明整个艺术品市场进入“暖冬”。
    尽管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亿元拍品的出现并不能视为“暖冬”信号,不过与此同时,近几年中国买家在海外拍场花费巨资的新闻却屡见不鲜。就在本月初, 意大利画家莫迪里阿尼的《侧卧的裸女》就以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8亿元)的天价被中国买家收入囊中。据多位业内人士介绍,很多中国买家在海外投 资的热情都高于国内。
    曹开达分析说,现在国内有实力的收藏家、艺术品投资人开始进入比较专业化的程度,相比以前,他们投资理念有所改变,希望能够买到顶级的艺术作 品,从资产配置、考虑资产安全性方面来说,投资顶级艺术品也是比较避险的。而国内市场的整体水平跟国外市场还是有一定差距,国外艺术品市场的环境、质量等更加成熟,特别是在艺术品鉴定鉴赏能力上,国外的机制是较完整、规范,所以藏家、投资人也敢于花大价钱买顶级艺术品。“艺术品进入市场必然要有真伪问题和 艺术价值、市场价值的问题,而国内在鉴定这方面相对比较缺失。预计国内艺术品市场逐渐回归真正的艺术品投资和市场规律之后,会有更好的发展。”汪勇认为,今后的艺术品市场将是“理性+眼光+财富”,藏家务实地追求精品,而不是盲目追求数量。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这种外热内冷的局面不会在短期内发生很大改 变,估计一两年间国内艺术品市场会出现真正的平稳回暖。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