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校安工程建设全线告捷

2012年3月起启动校安工程建设攻坚战,进一步加大工程投入,强化进度管理,狠抓工程质量,促成74个未动工项目年内全面开工,竣工285座中小学校舍,工程开工率达103%,竣工率达94.09%,比去年提高48个百分点。
NO.2: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完成率实现翻番
今年全市有279所小学、63所初中通过标准化学校验收,学校办学条件和设施设备水平全面提高,全市完成标准化建设学校比率由2012年底的40.3%跃升至94.25%。
NO.3: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任务提前完成

2012年共投入9562.63万元,建设38个公办幼儿园项目,增设小学附属幼儿园30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确定的63个公办幼儿园项目提前一年全面竣工。
NO.4:重教奖教蔚然成风

教师节期间,市领导杨根生、梁建勇、赖军、陈立华、张丽冰分别慰问获省第三届杰出人民教师表彰的朱国容、翁士明以及部分老教师、困难教师代表。市委市政府表彰10名莆田市第二届杰出人民教师,并重奖每人5万元。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获得荣华房地产有限公司捐助32万元用于重奖优秀校长和教师。2012年全市共有85家企事业单位、19名个人捐赠教师节奖教金额计269.97万元。
NO.5: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
全市29位考生被北大、清华、香港大学录取,13人理工科投档分在全省前50名,23人排名在全省前100名,尖子生比例居全省前列,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
NO.6:全省首创义务教育百校帮百校三年行动计划,均衡发展进一步推进
全市组织全市110所城镇优质学校与123所农村薄弱学校结对,从学校管理、教学教研、教师业务素质等三个方面开展帮扶,得到省里充分肯定。
NO.7:全省首创中考全程视频监控,考风考纪进一步端正

2012年中考在全省率先实行对全市38个考点、1298个考场全过程视频监控和录像回放审看,考风考纪受到各界肯定。
NO.8: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
全市10所改制学校通过清理规范,有4所按照民办教育“四独立”要求规范为民办学校,2所改制为公办学校,4所终止办学,于2012年7月一次性通过省级验收。
NO.9:全省首创市级“校园文学节”,校园文学创作和语文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

成功举办莆田首届校园文学节,许怀中、陈章武、谢有顺、哈雷等40多位知名作家为我市20所校园文学创作基地授牌,并与师生座谈文学创作。许怀中作序的全套20本《莆田校园文学丛书》受到各界热捧。陈章武、谢有顺在莆田一中文学讲座,近两千名学生获近距离接触名家机会。“校园文学展”组织706篇学生作品200个版面走出校门,吸引数万市民和学生参观。
NO.10:新国标校车首次装备学校,校车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

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首批购置88辆新国标校车,现有193辆校车全部安装GPS视频监控系统,学生上下学交通更加安全。
NO.11:千名学生当上“小记者”,素质教育途径进一步拓展

市委教育工委、莆田晚报社在全市34所中小学首批挂牌成立小记者通讯站,组织1562名中小学生参与通讯报道,通讯站成立为中小学生接触社会、锻炼能力、展示个性提供了平台,为素质教育探索了新的途径。
NO.12:中学对外合作办学迈出步伐
莆田一中获教育部批准,与美国比索迪昂高中共同举办中美合作班,2012年秋季招生120人,学生高中三年将兼修和选修国内外课程,实现参加国内高考或就读国外一流大学的双重选择,在家门口即能满足国际化教育和多样化升学需求。
NO.13:民族教育实现开篇

2012年秋季,莆田一中“新疆班”开办,43名来自维族、哈族、回族、汉族的新疆学生将在莆田一中进行1年预科3年高中的四年学习生涯,这是我市历史上首次举办中学民族班。
NO.14:区域教育协作坚实起步

2012年5月5日,福州市、莆田市、宁德市三市教育局签订职成教同城化发展协议,建立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联席会议,开展6个领域13个协调发展项目,迈出了三地教育协作第一步。
NO.15:“莆仙戏曲进校园”启动,乡土艺术教育得以破题

开展“莆仙戏曲进校园”试点工作,确定16所试点学校开展莆仙戏曲教学,印制15000册教材免费发送学生,基层学校纷纷组建十音八乐队,活动取得初步成效。2012年11月份举办试点校莆仙戏曲唱腔比赛,300多人48支队伍参赛,广受学生、群众喜爱,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媒体广泛关注。
NO.16:校歌创作传唱掀起热潮

全市中小学掀起校歌创作和传唱热潮,300多所学校拥有校歌并组队参与校歌传唱比赛,40所学校进入决赛,一校一歌局面逐步形成,校园精神得到大力弘扬。
NO.17:湄洲岛率先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
日前,省教育评估组深入湄洲岛检查评估。他们认真听取汇报,查看台账,组织座谈;同时实地考察莆田妈祖中学、湄洲二中、湄洲第一中心小学等校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建设等,全面检查和考核各项创建工作。评估组认为,湄洲岛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各项指标全部达标,准予验收通过,湄洲岛率先成为莆田市第一个“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
NO.18:在全省首创建立“教育强乡镇”督导评估制度
西天尾、东海、庄边、忠门五个镇首批通过教育强乡镇评估验收。 建立“教育强乡镇”督导评估制度是落实《莆田市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巩固“双高普九”成果,实现“教育强市”目标的重要举措。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在去年3月份召开的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决定开展创建“教育强乡镇”工作。同时规划到2012年全市有5个左右经济及教育基础较好的乡镇(街道)率先实现“教育强乡镇”目标,到2015年“教育强乡镇”达到20个左右,到2017年达到32个左右乡镇(街道),“教育强乡镇”覆盖面达到6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