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练摊” ,痛并快乐着
【发布日期:2012-10-22】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林依】
他们原本应该呆在美丽的校园里求知问学,却纷纷选择走出校门摆摊设点体验生活,他们原本是让人羡慕的天之骄子,却频频流连繁华街市推销产品……他们是大学生“练摊族”,他们有的家庭优越只为锻练自己,有的却是因为生计所迫。每当夜幕降临,从川流不息的繁华街边,或大学校边的学生街市,我们总会碰到大学生摊主,可以是一盏台灯加一块地布,卖一些简易的电子用品或书籍,小声地和讨价还价的顾客交流。也可以正正规规地摆上货架,挂起漂亮的衣服、鞋子、精美的首饰,大声地吆喝说笑或热情地招揽顾客,看的、买的、卖的,人流络绎不绝;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大学生摊主们大多有着年轻甚至略显稚嫩的面孔,他们就是校园方兴未艾的大学生“练摊一族”。 连日来,记者对“大学生练摊族”进行了走访,体验他们痛并快乐的生活。
摊主:林晓玲 体会:练摊让我痛并快乐
“满意就试戴一下!”“这是新款价格没法再低了,买满20元,送您一对耳钉吧!”清脆甜美的声音在人群熙攘的街上还真管用,前来光顾的人群络绎不绝,最多时有七八只手在摊上挑来拣去。场面热闹而混乱。10月13日晚上8点左右,在步行街国货商场边的一个饰品摊位上,记者发现,梳着一条马尾辫,穿着一身运动装的莆田学院大二学生林晓玲正一边招呼顾客,一边帮人试戴饰品,同时还不忘给买完的顾客介绍水晶的保养方法,一付干练的样子看起来还真是练摊的行家。“今天是周末,现在到十点都会很忙,可能没空坐下来和你好好聊聊,你先感受一下我的生活,有需要问的就问。”忙碌间隙,晓玲向记者表示了歉意。 晓玲是记者要采访的第一个练摊的大学生,仙游人,因为家里一直经营着一家颇具规模的电器商行,耳濡目染的晓玲从小就跟妈妈学会一套特别管用的“生意经”——货要好,嘴要甜,买不买态度都一样。大一下学期,对大学的生活和环境适应下来后,晓玲没有像其他勤工俭学的同学一样看好家教的工作,而是喜欢上“做生意”,卖的也是女孩子和她自己都特别喜欢的东西——精美流行的小饰品。先是从涵江批发城去淘一些别致的宝贝,以微利价格在校区或学生街上摆个摊“小试牛刀”,没想到生意不错,这样一来,晓玲更是信心满满,每个晚上特别是周末或节假日,只要没特别重要的事,晓玲都会用电动车背个小方桌提上自己的宝贝,找个繁华的街边摆上摊,脱去“骄子”的外衣,像个真正的行家一样大声吆喝招揽顾客,一年下来,还真是摸索出不少的“生意经”,比如货不要求独一无二,但一定要有风格和品味,拒绝大众化,比如进货要舍得下成本,别人上福州她就去义乌,即使同一个地方进货也要花时间淘到不同的东西。 今年暑假因为回家度假,练摊的事就停了一段时间。暑假一过,晓玲就跑了两趟福州,还坐动车去了一趟浙江义乌,淘到不少好东西,再找了一个好朋友一起合伙在步行街找了一个摊位,重新开张做起“老本行”。入秋后,生意变好了,进货占用时间多,有了合作伙伴,这样自己进货的时候就有人看摊子,晚上12点收摊也有了伴,心里安心多了。现在,晓玲生意越来越好,很多顾客都成了她的朋友,留了她的电话和QQ号,一来新货就来捧场。每个月赚的钱足够自己花还有节余。 说起自己的“练摊”生活,晓玲很有感触地总结说:“练摊让我成长,这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经历,我很珍惜这个过程,因为苦累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比金钱更珍贵。” 练摊最难忘的事:一对打工的恋人要在自己的摊位上买一对20元的情侣戒指当作订婚礼物,感动之余免费送给他们。
摊主:陈雨欣 体会:练摊让生活充满挑战
“我这摊是姐姐留下来的,她毕业后就去福州工作了,而我刚好也考到莆田,跟她学了一段时间后就接手了,主要是觉得好玩。真正花的精力远远超过微薄的利润,我喜欢进质量好的货,不喜欢仿版,像这件双排扣毛呢短外套,放在服装店里至少卖150元以上,而我开价120元人家都觉得太贵,其实我们的货和那些店里的进价途径和价格都是一样的,但顾客就是认为我们是地摊货,进价70元,我卖了95元,赚的钱还不够车费和工钱呢。但真要放弃,我却舍不得,因为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甚至斗智斗勇,练摊让我的生活充满挑战。”10月13日晚9点,在步行街古谯楼对面,刚刚卖了一件衣服的陈雨欣一脸无奈地对记者说。 陈雨欣也是莆田学院大三学生,“练摊史”有一年多,卖的是休闲类的衣服和裤子,因为平时功课较重,时间不多,一直都是和外系的同学一起“拼摊”,保证生意学习两不误。每天下午放学后,雨欣都要急匆匆地赶往食堂吃晚饭,然后回宿舍就整理货物,把颜色尺寸配齐,把货架衣架装进简易的编织带,再和搭裆一人骑一辆自行车把货运到步行街,等一切整理妥当开张时,一般都要超过7点,正是人流高峰期,真正的忙碌也就开始了,但因为街上卖衣服的摊子比比皆是,常常是问的多买的少,费了一大番口舌却无功而返,心情常常是沮丧和郁闷的,好在搭裆是天生的乐观派,遇到不开心的事总会三言两语就把她逗乐了。 因为摊位没有办证,常常要遭遇城管的驱逐,好在大家都养成胆大心细眼观八路的心态,一有风吹草动大家就往边上退或假装收摊,等城管走了再继续,因为人防工程的原因,步行街改造后被人称为“地摊街”,每天晚上摆摊的人挤满了街两边,只要不影响交通,城管也就只能睁一眼闭一眼,这个空子让雨欣这类的无证摊主得以生存。 雨欣的搭裆谢宁也是大学生,和雨欣是老乡,今年就要毕业了,正准备找工作,因为之前一直是做家教工作,和雨欣一起练摊后还真吃了不少苦也获得了不少的人生体验。比如为知道什么样的货好卖,自己和雨欣就坐在操场上观察女生们的服饰,再像采访一样问人家喜欢什么款式和颜色的衣服。为进货,常常要逛一整天的批发城,累了随便找个地方歇歇脚饿了买个面包啃一啃就解决了。跟人家谈判还要先练好行话,免得挨宰;以前图方便经常打车,现在知道创业的艰苦能省就省点。 练摊最难忘的事:第一次出摊就收到一张100元的假币,心痛的一个星期都吃不好睡不好。
摊主:吴润 体会:练摊让我收获爱情
“我练摊的动机实在是不纯,今年年初,我喜欢上一位大二的学妹,因为我是艺术系的,和她的专业完全不搭界,所以就失去很多人比如利用上大课或公共课接近的机会。为此,宿友帮我打听到她每天晚上都会上步行街摆摊卖围巾,晚上11点左右收摊回宿舍,因为既担心她的安全也想就近接触她一下,向‘摊友’取经后我也开始练摊,所选的摊位都是在她附近,所不同的是我卖的是袜子,既轻便又简单,款式变化不大,不用为进货烦恼。一年下来,我的诚意感动了她,不仅‘两摊合一’了,还收获了美好爱情,这是我最大的收获。”10月14日晚上7点左右,虽然约好采访时间,但吴润还是迟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原因是“女朋友感冒了,陪她去挂吊瓶,本来晚上不出摊,但因为有采访约定才来的。”看到吴润帅气的脸上少了刚进校时的忧郁,再看看女朋友阿宝一脸甜蜜的神情,记者不由得为这对小恋人感到高兴。 吴润是艺术系大四学生,也是记者的老乡,家境十分殷实,自己也已经和一家广告公司签约上班,并不缺钱,但他还是每天晚上一有时间就和女朋友阿宝练摊,每天一起收摊回家,两人头碰头合吃一碗泡面,幸福满满的。吴润说以自己的家境和现在的工作完全可以让阿宝生活无忧不用这么辛苦,但自己没有这么做,而是更喜欢和阿宝一边练摊一边恋爱,体味到挣钱的不易才会更珍惜眼前生活。 阿宝是吴润给女朋友的昵称,是个说话细声细气的女孩子,龙岩人,今年上大三,因为家里家境不好,一直都靠自己勤工俭学挣钱交学费,大一时开始做份家教工作,但因为挣钱不多又经常遇到挑剔的主人,这才决定尝试着练摊,自己当老板。她先是从批发城进了一些围巾手套之类的东西,在学校公寓楼推销,但因为很腼腆,又不敢大声吆喝,也不会什么销售技巧,加上卖的围巾手套是季节性生活品,收益不高。后来,她又尝试把摊练到大街边,大超市门口,根据季节卖一些俏销的东西,渐渐的也摸索出一套练摊经。今年过年后,她和另一位学姐把摊固定在步行街,真正成了练摊族,每个月都可以挣到1000元以上,足够应付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对于大学生却去“练摊”,这对幸福的小恋人说:“不觉得摆地摊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因为摆地摊可以更早地面对社会,可以体验社会中的一些事情。大学生练摊,自己挣钱自己花,没有什么丢脸的,只是觉得很辛苦,不容易。” 练摊最难忘的事:一个城管知道他们是大学生后,把没收的东西还给他们,并告诉他们自己曾经也是大学生练摊族。 |
一碗妈祖面 温暖一座城 市总工会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暖心活动
开放招商新模式 赋能发展新引擎
共沐妈祖情 扬帆海丝路
莆田市红十字生命接力志愿服务队:表彰先进 共话生命接力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