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教育
异地高考,悬念待解
【发布日期:2012-09-24】 【来源:】 【阅读:次】【作者:袁新文】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应于2012年年底前出台。这意味着,打破几十年不变的“户籍坚冰”、实施异地高考将真真切切成为现实。
    然而,由于具体方案的制定交给地方,这项政策不可避免地给人们留下诸多“悬念”。
    异地高考的门槛究竟有多高?在具体政策尚未出台之前,社会对于异地高考关注的焦点,自然是口子究竟开多大,条件究竟有多严,门槛究竟会多高,谁家的孩子有资格参加?人们深感疑虑的是:如果条件太严、门槛太高、数量太少,到头来只是少数人受益,异地高考会不会在高考公平的旗帜下制造一种新的不公平?
    异地高考能实现共赢吗?异地高考之所以“千呼万唤始出来”,被认为是利益博弈所致。有人主张,“户籍坚冰”是阻碍高考公平的重要因素,须尽早打破;但有人担心,异地高考会损害流入地学生的利益。虽然可以采取适当增加高校招生计划等措施,但在制定招生政策、调配招生计划过程中,能否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多方共赢呢?
    异地高考是一块硬骨头,在经过多年呼吁之后,已然无法回避,必须直面难题。如今时间表已经确定,但如何啃骨咬筋、推进改革,仍然悬念重重。而要让悬念不至于变成悬疑,各地在制定方案时,应当倾听公众呼声,回应百姓关切,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否则,如果因方案制定失当而引起新的教育不公,那可就真的是“玩悬”了。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