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教育
“钢琴才子”林河山
【发布日期:2012-09-17】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林双辉 通讯员 易振环】
 新学年伊始,荔城区新度镇龙头村林河山来到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报到 ,成为了我市今年考入该院钢琴系深造的“幸运儿”!
    林河山的父亲原为中学英语教师,母亲是幼儿教师,音乐知识略知一些。也许是受到父母的熏陶,河山从小就对音乐特别兴趣。5岁那年,他跟随原灵川中学音乐教师柯少峰习琴,经过两年的努力,捧回了全国钢琴考级证书和区、市级钢琴比赛一、二等奖证书。
    2000年10月,小河山有幸成为厦门音乐学校高级钢琴教师吕振海、钢琴主任寿梅夫妇的学生,这给他的钢琴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艰辛的挑战。每逢周末,当同龄的孩子们还沉浸在甜甜的梦乡里时,他却要早上四点多就起床,在父亲或母亲的陪同下,辗转几次的汽车和渡船,到厦门鼓浪屿拜师学艺。河山的父亲林清华告诉记者,“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9月小河山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进了厦门市音乐学校。期间,在该校钢琴老师及原厦门市音协主席杨扬和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杨鸣教授的指点下,林河山的琴艺有了飞跃性的进步。
    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他的父母痛下决心:考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给孩子寻找了一个新的人生“起跳点”。2003年11月,父母毅然辞掉公职,顶着那来自家乡世俗观念和家人强烈反对等各方面的压力,举债来到北京,拜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钢琴教授钟慧为师。欣喜之余,父母又犯起愁来。“都说学艺术是烧钱的活儿,不是普通家庭所能承受得起的,一点都不假的,何况还是在京无亲无戚的北漂打工者?但儿子既然有学习钢琴的天赋和兴趣,我们做父母的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他上学!”河山的母亲吴志榕回忆起供儿子求学的艰难岁月,忍不住流下泪来。因为儿子多年的学琴开支,家里几乎没有任何积蓄,拿什么来维持整个家庭在京的日常开支和支付孩子昂贵的学琴费用是夫妇俩最头疼的事,但几经努力,河山终于还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附小。
    “ 2006年,河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当时在京的经济压力非常大,曾迫使我们差点想放弃,但老师对儿子技艺、天赋的肯定以及一些亲戚、朋友对孩子学习的支持,最终让我们再次下定决心让儿子继续学琴。”林清华也感慨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年来,林河山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钟慧、赖元培等钢琴教授,以及中外一些著名音乐家的精心指导下,琴艺突飞猛进,每学年均荣获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附中钢琴专业“优秀生”奖,还先后荣获北京市和全国多种比赛的奖项,2005年、2007年分别在河北省保定市和山西省朔州市成功举办了个人钢琴演奏会。
     “坚持,坚持,再坚持!认准了目标,就要坚定地走下去!终于在2007年代表中国音乐学子参加了在美国奥伯林大学举行的国际音乐节。”林河山告诉笔者,也正是这股韧劲和恒心,才支撑着自己走到了今天。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