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家长高先生在当地新华书店为女儿买了一本售价22元的《新编德育三字歌》,结果发现薄薄92页的书,几十处拼音错误。记者就在书的封面左侧发现了“长(cháng)到大”的错误拼音。 作为一名教师,深知这种读物对儿童的戕害。儿童对一个字根本不会读,老师教他一两篇,他也许就会了。但假如有人已经教了他,教错了,且错误的读音与正确的读音比较接近,要纠正就得花不少工夫了。有时说不定纠正了十几遍几十遍,一不注意又回到错误的读音。一本书上出现了几十处拼音错误的字,就等于教了儿童几十个错误读音,对儿童带来多大的危害? 相比之下,儿童读物中出现读音错误及其他知识性错误,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直接毒害儿童稚嫩的心灵。有的充满了恐怖暴力,有的粗俗不堪,有的散发着腐朽的气息。 家长给孩子买儿童读物,本是带来乐趣、增添营养的,可买到的竟是如此低劣的读物,不等于给孩子买了含三聚氰胺的奶粉吗?这就难怪有家长屡屡为低劣的读物向媒体及相关部门投诉。一名“70后”妈妈就曾经向媒体投诉,认为儿童成语读物中收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太八卦,完全不适合儿童阅读。 出版社想多赚钱,当然可以。但不能靠生产低劣的精神产品赚钱。这就像奶粉企业是可以赚钱的,想多赚钱也无可厚非,但不能靠加三聚氰胺赚钱。 自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之后,各地加大了打击三聚氰胺奶制品的力度,这是必须的。我希望要像打击奶制品含三聚氰胺一样,打击低劣的儿童读物。报道中说,一些书店及出版社都表示要让该书下架,已购书的消费者还可以凭小票到书店退货。然而,仅这么做是远远不够的。孩子已经读了,已经受到了戕害,难道仅仅退货就行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