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教育
老师,咋就“得罪不起”
【发布日期:2012-09-30】 【来源:】 【阅读:次】【作者:许丽冬】
    近日,有网友发贴说,孩子所在的幼儿园老师要结婚,却通知全班孩子,有意无意表达了要求转告父母的态度。
    老师结婚却通知学生,此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就是为了请客收红包吗?这“赤裸裸”的告知,让家长陷入尴尬境地——去吧,关系似乎还不到;不去吧,老师今后会不会对孩子不好呢。这也难怪许多家长都敢怒不敢言,只好称“老师,得罪不起”。
    教师结婚,本值得庆贺,但请幼儿孩子们庆贺的“把戏”,还是少做为好。别忘记了,无论“天底下最神圣最光辉的事业”还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歌颂,都浸透着对老师的崇高和赞美,这便要求教师作为一个特殊从业者,和学生之间少牵扯“金钱”关系。诚然,近年来有不少学生和家长动辄就给老师送上千元礼品,甚至举办豪华“谢师宴”以求改善关系,尤其在“教师节”前后为盛,但这既违背“教师节”本意,又会让纯洁师德蒙羞。一些学生和家长用“砸”下贵礼,一些教师推搡中收下,只会让师生关系功利化,从而影响更多教师背上"师德败坏"的不公允骂名。
    我们不妨再用“功利化”视角,来看发通知的幼儿园老师——其一个简单的举动,却以一种近乎赤裸裸的方式进行着“索要”,这种利用结婚发喜帖变相索贿的“谋财之道”潜规则,不仅让幼儿家长有了“喜庆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师德在金钱中滑了坡。老师将“功利化”行为,堂而皇之地实施在幼儿身上,让家长“买单”,这事对家长来说,几百元随礼钱是小事,影响到孩子身心健康才是大事。
    可想而知,如此思路拘囿下,不少家长们虽然尴尬虽然不愿意,但多数还会陪上笑脸,给上礼钱“花钱消灾”的。这,很可能会“惯”坏某些老师。
    因此说,类似行为除了教师本身道德滑坡外,也有家长变相“纵容”的结果。当然,笔者无意将大棒强加在家长身上,但很为家长们的“敢怒不敢言”担忧——面对教师的“无礼”,配合着完成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要解决这一现象,我们不妨呼吁教育行政部门:一方面加强监督和管理,一方面建立相应的家长委员会,参与幼儿园决策和管理。这,或许是摆脱“得罪不起老师”的一条路径。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