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
“链”出发展新动能
莆田大力推行“链长制”,助推传统产业提质、新兴产业增量
【发布日期:2024-02-27】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福日】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产业转型难题,民营经济重镇莆田市从推动产业内部整合、优化和发展出发,推行“链长制”,大力强链补链延链,探索传统产业转优和新兴产业做大的新路。

补短板,传统产业转优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增量。

   莆田荔城区鞋材加工集中区,是省重点项目,也是莆田鞋服行业近年来投资额最大的项目。

   日前,记者在集中区看到,区内的重点项目莆田鑫昌鞋材的2栋厂房和1栋配套用房已经封顶,另有1栋宿舍楼正在进行主体建设。项目用地面积约65亩,计划投资2亿元,新建15条新型鞋材生产线。

   据了解,整个荔城区鞋材加工集中区总用地面积约1395亩。眼下,项目一期总用地面积约565亩,总投资约40亿元,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30亿元。

   鞋业,是莆田最大的产业。2023年,莆田鞋产业产值达1200亿元。然而,长期以来,莆田鞋产业多集中在上游的原材料和下游的制鞋、销售,中游的鞋底、鞋面、鞋机等环节相对欠缺,是产业链领域的一块短板。

    “此前,莆田鞋产业发展所需的鞋材,大都依靠省内的晋江、石狮,省外的广东等地的生产商供应。”莆田市鞋业协会副会长蔡纪宁告诉记者,荔城区鞋材加工集中区的横空出世,将全面告别莆田鞋材外购的局面,补齐莆田鞋产业链的短板,从而有效降低莆田鞋产业的整体成本,提升全行业竞争力。

   莆田荔城区鞋材加工集中区项目的生成和落地,是莆田推行“链长制”的产物。

   2020年9月,莆田市成立重点产业链专项领导小组,梳理出全市的鞋业、食品、数字经济等12条产业链,由市级相关领导担任各条产业链“链长”,同时设立综合协调、企业协会、金融支撑、专家政策、属地推进等5个工作组,推动产业链内部整合和优化。

   “链长制”推行后,荔城区鞋材加工集中区、黄石小微产业园、莆田鞋服个性化定制产业园等15个产业新项目、新平台开始出现,一批传统制造业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因此踏上“链式”转型之路。

谋增量,新兴产业做大

   推行“链长制”后,莆田从产业链内部出发,着力培育新项目,做大新兴产业。

   位于涵江区的福建省威诺数控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原本是一家传统的机床制造公司。2022年底,在“链长制”的推动下,针对企业的转型需求,莆田、涵江两级工信和科技部门介入,协调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科研资源,及时为公司搭建产学研平台,引导企业延伸产业链,进入高端数控设备生产领域,成效显著。

    记者走进威诺公司新投产的智能工厂和装配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赶订单。在生产车间,只见工作人员按下“七轴龙门式复合加工中心”的设备启动键,机械臂来回运转、上下翻飞,熟练地执行各项操作指令。在组装车间,数台高端数字机床——“龙门式复合铣镗加工中心”正在进行安装调试,验收合格后将发往全国各地。

   涵江区工信局党组成员、一级主任科员陈剑锋告诉记者,涵江区是莆田机械制造业主要生产基地,产业门类较为丰富,不过多集中在传统的机械制造领域,高端机械特别是数字化机床制造相对薄弱。为此,莆田、涵江两级政府下决心改变这一局面,“链长制”机制下,通过产学研、金融等方面助力,以威诺数控为代表的多家机械制造企业加速转型,成长为科技型企业。

    在“链长制”推动下,莆田新兴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省重点项目、总投资110亿元的紫京科技目前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投产在即;总投资50.2亿元的和拓新材料项目已部分投产;中电科创城产业园、城厢区“专精特新”产业园、太湖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园等新兴产业园区正在加紧建设。这些新兴产业的“增量”,打开了莆田产业发展新空间。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