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教育
联词组段,语文教学、应试必备之“法宝”(下)
【发布日期:2023-04-21】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许更生】
  外语教学为什么见效快,效率高?首先因为它直接抓住了语言学习的根本和主要东西——词语。外语教学也一直是以词汇的多少作为衡量教学水平和目标高低的主要标准。例如英语六级考试对词汇的要求是:记忆5500个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托福考试也以词汇为基础,占总量的70%—80%。我国目前最著名的三大托福考试用书,其词汇量少则3900个,多则8000个。通化师范学院院长、英语辅导报社社长兼总编包天仁教授从俄罗斯考察归来后感慨地说,“不学习语言规则、不掌握相当数量的词汇,英语应用能力是空中楼阁。”“俄国学生到高中毕业时要掌握1万以上词汇,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尽快解决英语教学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现状。”(《中国教育报》2001年8月10日)这番讲话,对母语教学不是同样振聋发聩吗?
  近二十年来,高考写作题型的演变,给师生很大的启迪,那就是:无论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还是高考对策性应试训练,都必须紧紧抓住“联词组段”这一秘诀。为什么说“联词组段”对于语文学习和备考应试这么管用呢?如果说词汇是思维与表达的显影剂和催化剂,那么写作就是教会学生玩转词语的魔方和变形金刚。“联词(句)组段(篇)”训练,正是从理解、积累、运用词语着眼,围绕于一个中心,写连贯、合乎逻辑、通顺(最好优美)句子的,则侧重于语句训练。课文的其他项目,如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归纳段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等,主要是大学的古今文章选读、写作学的任务。为什么要花大力气去耕别人的地呢?
  “联词组段”,首先是用以“组段”那些词语,不是随意信手拈来的,而是一来自文本的重点词语,二是从高考作文试题提供的材料中筛选、选择的重要语句(有些是试题中明确要求要写入作文的)。“联词组段”训练主要包括三要素:词语的积累和基本意思的理解;语句的连贯与呼应;段落中各个句子逻辑关系的把握与照应。 “联词组段”单刀直入,直接抓住读写命门——筛选并运用语词。所以课后一般不留作业,有问题当场面对面解决。课后学生的“自由空间”巨大,可以自行阅读、玩耍。这样,行之有效地把老师的课堂“独唱”变成了师生的“合唱”,怎能不提高语文水平!
  我的师大恩师(后调任省里正厅级干部)告知:“你一贯倡导联词组段,我也认同此乃写作的基本功。多年来在辅导晚辈亲属时亦常用此法,并收到良效。”“人民教育家”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教学生作文,就是以词语开路的,启发“谁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把这一早春的景色生动地描绘出来?”“玉兰花开了,用一个什么词形容比较确当?”……
  近几十年来,高考题型变革大致可以分为三部曲。
  第一阶段:姑且为初级阶段吧,指定若干词语联词组段,时间为 2003-2012年。如2005重庆卷,2006江苏卷,2007江西卷,2008天津卷,2009全国卷2010湖北卷、2011天津卷、2012浙江卷等等,这般地“对号入座”试题,就不展开说了。
  第二阶段:指定若干材料(名句),从中筛选语句连成文章;时间为2017-2018年。如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作文题,以及当年全国卷Ⅱ作文题目。
  第三阶段:指定一篇文章,联系自己的感悟与思考、筛选文中的适当语句,写一篇文章写读后感;时间为2021、2022年。
  写读后感之类,在抒写“感悟与思考”时,首要必须适当引述原文的若干重要语句(往往是中心所在),不能随心所欲,“空口说白话”。切题首要得“就文生发”,“随手拈来”, 天衣无缝地融入文中,为我所用。这是联语句成篇的“变脸”吧!可惜,不少考生却是对好端端的原文置之不理,而要另起炉灶,用自己下里巴人的小儿科语言文字,不厌其烦地谈什么体会、感受,真是吃力不讨好啊,赔了夫人又折兵——浪费了宝贵的考场时间,又不合读后感的文体规范。
  2004年全国卷、福建卷、广东卷都出现了写对联的配对句的试题。这与“联词组段”有何关系?对联句式的最大特点,其一是上下联的句式、词性必须相同,其二是上下联的意思必须关联,不能风马牛不相及;其三是上联末字为仄声,下联末字须平声。这些不正是“联词组段”的相似操作吗?
  时间所限,以上只能蜻蜓点水式地提提要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