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浮躁的城市之中,人们总是在抱怨自己家中的年味渐行渐远,面对一桌美味,却选择了手中的手机,面对面而坐,却用微信聊天;曾经过年,万家灯火,炊烟袅袅,鞭炮声声,笑语不断,如今团圆夜的菜剩满桌,鞭炮声稀疏,年味越过越淡。但年味在我的老家,一个远离城市快生活的乡村,又是另一番景象。 新年的味道伴随着早晨的第一束阳光照亮大地,老家的年味伴随着擀面声传入万家之中。几个妇女挑着昨夜发酵好的面团,踏着五彩斑斓的晨霞,担子中的面团在晨光的映照下,如初生婴儿水灵灵的肌肤,格外的讨人喜欢。她们在庙前老街道的一空桌旁停下,放下担子,把面团放大圆盆里,她们麻利地揪下小块面团子,用擀面杖将其压成一个小圆饼,再从盘中取一勺肉,倒扣于面饼上,熟练地将其包起来,再在上面捏几个小褶皱,一个面团子就做成了。小面团子在她们一双双勤劳的手中,越来越多,竖立在待蒸的锅里,在阳光的照耀下,它们如同整齐的士兵一样站立,等待着高温烘蒸的考验。 炉火在炉中闪烁跳动,一群刚畅玩结束的小孩们静静地围炉灶旁,眼巴巴地望着舞动的炉火,充满着期待。大人将锅盖掀起,一大股水蒸气如水龙般一跃而起, 感觉身处仙境般, 锅里一个个白润如玉油光发亮的包子,亮晶晶出现在孩子们面前,一时间空气中都满溢着鲜甜的麦香。 梁秋实曾说:“味至浓即是家乡”。一种味道,是远离家乡的思念,是游子无论身处他乡异处,只要尝出乡味, 那就是过年。 乡村的年味,淳朴而亲切,简单又温馨。
指导老师:刘晓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