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你们好! 我是你们的学姐,很高兴我能回到母校与你们相遇。这里熟悉的一草一木和你们阳光灿烂的笑脸,让我回忆起少年时代的美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少年感就是“眼里有火,心里有光”。 “少年感”这一个词,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许多网友也纷纷提出了对少年感的看法:许多人认为少年感可以是有知无畏,无惧困难的人,也可以一直对世界保持一颗好奇心的人,还可以是凌绝顶时不忘振翅奋蹄再上一层楼,陷深渊时亦不弃理想于幽暗处绝境重生的人……是啊,那些拥有少年感的人,无不是带着眼里的火心里的光,一路前行。 “少年感”是纯真热情,满怀希望。“甜野男孩”丁真,拥有清澈的眼神和阳光的笑脸,但这不是他所有少年感的体现,他努力学习汉语,为四川理塘的发展做贡献。一个康巴小伙不改初心,满怀希望一直想把理塘的文化推向世界,他那纯净的眼中燃着对未来的期望之火,这是对“少年感”的完美诠释。 “少年感”也是年老心不老,永怀少年梦。不因年龄而限制心中的梦想,“我还是曾经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把我考验,初心未改变……”清华合唱团的一首《少年》令许多人泪目,因为他们是一群“70后”——他们平均年龄超过70岁。他们依旧坚持着自己的初心,站在舞台上,为我们呈现少年感。这是一群历经沧桑,依旧对世界温暖相向的人。“少年感”就是年逾古稀依旧如少年般敢唱敢跳,满怀激情的播散着光和热。 “少年感”不是无知无畏,而是有知无畏。印度侵犯我国边境,祁发宝率领战士与侵略者拼死抵抗。祖国边疆安定了,但是四位战士却永远地离开了。他们明明知道守疆卫土的道路艰险,但他们仍然身着戎装拼战沙场。同学们,这难道不是一种无比珍贵的“少年感”吗?“侵我大中华者,来者必诛”是他们心中的光,他们把少年感刻印在了对国家和人民的使命和信仰中。这些年轻人面朝家国的方向,立起朝气蓬勃、青春无敌的气场,将少年的执着理想镌刻在拼搏流血的战场中,将少年的无畏武装在所向披靡的坚硬脊梁上。 同学们,你们正当少年之时,你们要始终满怀热情,有知无畏,永葆初心。鲁迅曾经说过“愿中国青年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顾忌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就像萤火一样,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希望你们眼里有火,心里有光,一路砥砺,一路向前,赢得高考,赢得未来。愿我们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时。最后我清唱几句《少年》送给大家,“我还是曾经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点评:这篇文章思路清晰,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议论分析有力。文章紧扣“少年感是眼中有火心中有光”这一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运用事例论证、引证及道理分析等方法将观点逐步阐述,同时兼顾到演讲稿的对象感和现场感,是一篇较好的考场作文。 指导老师:吴桂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