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焦点
晴天“沙尘暴” 雨天“烂泥塘”
【发布日期:2012-05-17】 【来源:】 【阅读:次】【作者:周晓露】

 

  在招手打的时,只要提到泗华村一安置区前的道路,的士司机不是不愿意去,就是提出多加钱,尤其是下雨天。为什么呢?只有一个原因,安置区前一条长达1.5公里的路实在是太难走了!
  近日,记者接到泗华村民反映上述问题后来到实地采访。从荔城北大道进入溪南路,看到位于泗华桥旁的一条道路泥泞不堪,路面没有硬化并且坑坑洼洼积水严重。当天正值中午下班时间,行人只能沿着路围边缘小心翼翼地通行。而车辆经过时,路面的烂泥受到辗压四处飞溅。“这条路是真正的‘水泥’路,没有硬化常年积水严重。”居住在这条路未端安置区的一村民告诉记者,这条路晴天时灰尘满天飞,雨天时路面泥泞不堪,根本无法通行。途经该路段经常弄的满身是泥不说,一些学生骑自行车还经常摔倒。因此,村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对这条土路进行硬化或改造,方便周围群众通行。
  记者从泗华桥头乘坐一热心村民的摩托车从该道进入安置区,只见沿途道路凹凸不平,积水成坑,人在车上感到明显颠簸。据该村民介绍说,今年雨水天气多,在市内一般一天路面就恢复,可是在这条土路上,哪怕是过了一星期后,车辆驶过此处还得放慢速度。遇上下雨天气,居住在安置区的一些老人要外出办事,得先穿上水鞋,等走到与之相邻的水泥路上后,再换上干净的鞋子。而在晴天,即使一辆摩托过去也是灰尘滚滚,腾起的土黄色烟尘让行人只好捂鼻前行。
  “的士司机要进安置区,他们提出加钱理由是这路没有硬化,雨天开进来后非得花10多块钱洗车不可。”居住在安置区的一青年男子说,安置区交付使用约有5年了,这条路全长1.5公里多,是他们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道,也是安置区50——60户村民外出的唯一道路,可不知何故,至今未硬化,给村民的出行带来不便。
  针对村民反映的问题,记者从泗华村了解到,因为安置区附近还有工地在施工,因此这条路暂未改造,而这条路坑坑洼洼,下雨天村里也曾运材料前往现场填补,但这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出台方案。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