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教育
三代人的教师情怀
【发布日期:2013-09-09】 【来源:】 【阅读:次】【作者:】

    九月,感恩教师节。
    有人说,给一个群体设立节日,目的是想提高这个群体的社会地位,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设立教师节、塑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大抵也是如此。二十多年过去了,教师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他们的地位在变,观念也在变。每个时代的教师都有自己的成长烙印,老教师眼中的节日记忆,中年教师的无悔选择,新生教师的满腔热情……把他们放在一起都是因为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人民教师。

 

一位老教师的温暖记忆
讲述人:林泰协(74岁,1960年从教,1996年退休)

    林泰协19岁时被分配在三明市明溪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沟里当了一名教师,学校只有三位老师,20来个学生,出门四面环山,去趟集市要辗转四个小时的山路来回就得一天。刚当老师时,还没有教师节这一说,老师的社会地位还比较低,很多人都称老师为“老九”。刚开始林老师对于这个称谓很反感,但是自己又无能为力,只好默默期待着有朝一日老师的社会地位会有所提高。
    1985年, 已经调回仙游县龙华学区大坂小学任教的林泰协听说国家专门为教师设立了个节日,每年的9月10日就是教师节。这个消息传开之后,学校的老师们都奔走相告,庆祝有了自己的节日。在过第一个教师节的时候,没有表彰大会,也没有鲜花和掌声,有的是全体学生一起给老师送上的一张简单的贺卡。当时的贺卡制作得非常简单,学生代表给他送贺卡时,在上面写了两句普通的祝福话语,但仅仅是这样就让他感动了很久。林泰协说,从那以后,老师去家访时多数时候能享受到茶叶水或者白糖水的待遇。“这在当时已经是不错的待遇了,从中可以感受到社会对老师的那种尊敬。”但林老师的回忆中,每年时代的教师节都有自己的特色,他说,上个世纪80年代过教师节和现在迥然不同,当时过教师节,一般是学校的领导为全体教师开个座谈会。开会的时候,既没有音箱设备,也没有麦克风,主持会议的领导只是坐在会议室的前方讲述一下一年来的工作情况,然后对各个老师的工作进行赞扬。有时候会给每位老师发了一两元钱作为奖励或者煮锅肉饭大家加餐一顿。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学生们手中也有了零花钱。在教师节到来的时候,学生不再集体给老师送贺卡,而是单独购买贺卡送给老师,而且贺卡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改变,有的贺卡上印着丰富的祝福话语,有的贺卡图案丰富多彩,还有的贺卡带着音乐。在那个时代,在教师节里,老师们收到的贺卡是最多的。印象最深的是1992年那个教师节,林老师教过的五名学生相约来看望他,学生们已经成家立业,功成名就之时不忘回乡探望恩师让林老师感动不已。“第一次和那么多学生一起过教师节,看到自己的学生有了出息,心里非常激动,回忆里全是温暖的感动。”
    到了21世纪之后的教师节,学生为老师送的祝福就是多种多样了。林老师的女儿也是一名教师,每年教师节有的学生送鲜花,有的送实用的礼物,有的通过手机发个祝福的短信,还有很多已经毕业的学生都是通过电子邮箱给老师发个邮件贺卡,或者是通过QQ给老师留下祝福的话,无论何种方式,带给老师的都是美好的回忆。
    林泰协告诉记者,通过学生给老师的礼物以及庆祝教师节方式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这二十多年来社会的发展变化。            晚报记者 吴林玉

 

 

一位中年教师的无悔选择
讲述人:傅秀珍(43岁,1996年从教至今)

    一女教师主动放弃“金饭碗”到民办学校支教,只希望用多年积累的经验为孩子们带去更好的教育。十七年来,她把自己的激情、汗水和智慧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深爱着的教育事业。十七年的光阴,她一直在忙碌与充实中,用爱心播种着希望,用执着诠释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及人民教师的本职。一路走来,她默默耕耘、无怨无悔,承受了种种压力,也收获了串串喜悦。她,就是福建省仙游现代中学教师傅秀珍老师。
    做一名教师也许很容易,但是当一名好教师,不但需要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还要有无怨无悔甘做人梯的奉献精神。傅秀珍从当教师的那一天起,她就为了能够做一名好教师而努力着。每天第一个到校,了解学生情况,虚心向同事请教。在教育教学中,认真学习领会课改精神,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做好教学常规工作,认真备课,课后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注重抓课堂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合作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生无悔靠努力,事业成败在抉择。在公办学校任教七年之后,傅秀珍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辞去公职到民办学校任教。辞去公职, 那可不是一件小事,许多男同志都不敢,何况一女子!她的父亲说:“当年你考上福师大,许多亲戚都送来蛋面祝贺,如今你却要把工作辞去,让我如何面对亲朋好友。”更有人表示“到民办学校与到外面打工有什么不同?十几年的书白读了!”、“到民办学校,那以后老了怎么办?”……好友的劝说,亲人的担忧,并没有动摇傅老师去民办学校的决心,她努力说服身边的人,得到他们的支持。她说:“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一样是我国的教育事业,在民办学校更能发挥能力,挖掘潜力,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那年,傅秀珍辞去公职到民办学上去,这是她一次人生的抉择。10年之后,当记者问傅秀珍是否对此后悔时,她说,弓既然举起就要射出有力的一箭,船既然启航就要乘风破浪,人生的道路一旦选定,便只顾风雨兼程。
    教师要宽容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进而才能教育好学生,傅老师如是说。爱心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民办学校的生源参差不齐,再好的学校也难免会有一些待进生,这些学生或成绩差,或调皮捣蛋,甚至自暴自弃,生活无动力,人生无目标。待进生的教育往往是所有老师最头疼的事,傅老师关注关爱待进生,从情感上走近他们的内心,树立他们的自信,培养他们的兴趣,使得他们在学业成绩和行为习惯方面都有所进步。她本着爱心与耐心,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人生目标。有一次在傅老师的课堂上,一个待进生在画画,并得意地向其他同学炫耀。从他的画中,傅老师看到了他的绘画潜能,鼓励他学美术专业。并且傅老师与他的家长联系,本来他的父亲对他失去信心,认为只要不闯大祸,顺利高中毕业就谢天谢地了。美术老师因为该生之前的不良行为,而拒绝接收他。傅老师为此特地找美术老师交流,作担保,美术老师才答应接收了他。从此,他找到生活的方向,改掉不良行为,珍惜傅老师所给的机会,两年后考上美术专业本科,走出一条自己的人生路。看到待进生的进步,能成为对社会有用人才,傅老师感到无比欣慰。傅秀珍说,宽容是改正错误的良药,谅解也是教育。
    一路艰辛一路歌。三尺讲台上,粉笔灰尘中,十七年如一日,傅秀珍老师用辛勤的汗水打造动听的音符,用爱心播种着希望,用无悔的青春谱写着教育的篇章,用平凡的人生铸就了闪光的灵魂!   晚报记者 李金春

 

一位新教师的满腔热情
讲述人:黄楠楠(22岁,2013年新任教师)

 

    9月伊始,各大学校迎来了开学。有支新生的教师队伍踏入校园,他们将用热血与激情演绎一出“教学剧”。
    记者联系到了莆田市第三实验小学的叶老师,他告诉记者学校不久前刚刚招进来了三位新老师,他们分别任教英语,数学与体育。在叶老师的带领下,记者目睹了一位新来英语老师的风采。
    临近教室,未见其人,一阵悦耳的声音已传入耳朵。黄楠楠老师站在讲台旁边,两只手兴奋地挥舞着,时而比作一个圆形,时而张开成拥抱状,她认真贯注,竟未察觉到记者的到来。那眉飞色舞的神态极具感染力,小学生们坐直了身子,两手搭在课桌上,一动不动盯着老师,生怕错过了精彩环节。记者被引入画面,似乎自己也列入了听课队伍。一堂课的时间如此之快,下课铃响,学生们离开座位,三五成群嬉闹去了。这时,黄楠楠老师身边围来了一群学生,他们亲切攀谈,老师倒是一点架子都没有,更像是一个大姐姐。
    在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教师就岗难度已与公务员一般,同过独木桥的应聘者们,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自身的素质水准也要经过一番炼化。黄楠楠老师,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她不畏惧严峻的就业形势,逆流而上,不断磨练口才,强化自身。未正式上讲台之前,就已经把一套教学方法牢记在心。
    90后的黄楠楠老师是2013年本科毕业的社会新人,她在这所学校才上过11节的课。在学生时期,她就在思考要把生命奉献于教师行业。“只因为我喜爱孩子们,成为一名教师我倍感荣幸!”黄楠楠老师的话语十分真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常常要提醒自己是个老师,要在孩子面前树立榜样。在孩子面前,我要有威信,但也会从孩子的心态看待问题。与孩子相处,我会时常保持着一颗童心。”与老教师相比,黄楠楠认为新老师的优势在于她更能带动课堂气氛,不足之处是暂时无法很好地驾驭课堂纪律。
    “加入这个队伍我就没想过要什么回报,学生学得好,学生都喜欢我就是我最大的回报。”在回报的话题上,黄楠楠老师这么回答。记者思索许久,90后的教师队伍正在成长,他们站在时代最前沿,正引领一批莘莘学子走向光明的未来。他们不求回报,加入教师无怨无悔,时代在变化,而他们依然不变得诠释着奉献精神。这些可敬的“园丁”,他们撑起的可是祖国的大梁!
见习记者 林垦 林雪雪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