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教育
致敬,最美老师!
【发布日期:2013-09-09】 【来源:】 【阅读:次】【作者:】

    9月5日,由福建省教育工委、福建省教育厅联合推出的2013年福建省“最美乡村教师”评选结果揭晓,全省最终评选出10名“最美乡村教师”,我市秀屿区南日岛罗盘小学的魏亚建榜上有名。而在我市,还有很多像魏老师这样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己所能诠释教育的师者,他们撑起了我市基础教育的一片天空,并赋予了教育最柔软的魅力,他们也是我们身边最美的老师。

 

 

坚守海岛一隅的希望
——记2013年福建省“最美乡村教师”、南日镇罗盘小学校长 魏亚建

    25年坚守,他用知识和爱心耕耘孩子的未来。  
    海岛一隅,他用热情和青春守护花朵的成长。
    认识他是从网络上流传颇广的一段视频,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村教师驻守偏僻海岛教书育人几十年的故事,网友好评如潮。视频里的他黝黑的脸庞朴素的衣着,和岛上所有渔民形象并无二样,而就这样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乡村教师却在今年教师节前被评为全省“最美乡村教师”之一,平凡的岗位上他有着怎样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让我们走近身边最美的乡村教师——魏亚建。
    在南日主岛北部12公里处,在鳌屿与赤山两个小岛之间,有一个小岛,形状像一圆盘,自古以来人称为罗盘,魏亚建就是罗盘小学的校长,20多年前来到小岛任教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因为罗盘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条件艰苦,这里的学校留不住老师。在魏亚建来校的二十五年时间里,先后来了有30多名老师,除了魏亚建之外,其他的人都相继调走或辞职不干了,最快的仅过15天就调走了。由于缺少老师,本来六年制的小学在这里只能是一年制或二年制,最多也是三年制的,之后学生转到主岛学校去了。许多年里,学校只有魏亚建一个老师,低年级只好开办复式班,等孩子稍大一些,再送到主岛学校或岛外学校去就学。
    魏亚建来到小岛的第五个年头,按照当时的规定,他就可以顺利地离开小岛调到主岛或岛外任教。然而,当年,没有一个新的老师愿意进岛来顶替魏亚建,眼看开学的日子就要到了,岛上的学生怎么办?看着乡亲们无比期盼却又不敢开口挽留的眼神,魏亚建陷入两难选择。9月1日开学的那一天,经过深思熟虑的魏亚建撕碎手中的那张调动介绍信,一个人回到学校。获得消息的父老乡亲一路奔走相告,纷纷来到学校,放起鞭炮,欢迎魏亚建又回到学校。魏亚建说,这一天的场景,值得他感动一辈子。也正是这一天,他下定了决心,不再申请调动,他要一辈子选择在这小岛教书育人。二十多年过去了,魏亚建已经彻底融入到罗盘这个不足800人的小岛生活之中了。每逢过节或村民有喜事,魏老师每每都成为座上宾。魏亚建说,不要说是逢年过节的,就是哪家有好吃的,家长、学生也会前来邀请一同分享。村民们把他当作自己的亲人,他也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了。
    罗盘小学不像城镇小学那样高楼耸立、设备先进、科目齐全,这里每个学生每天面对的大都是语文和数学。音乐、美术、地理、生物、英语、劳技等课程,对这些学生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魏亚建带头自学音乐、美术等课程。至今,小岛上还看不到有线电视,更是用不到网络上电脑,多媒体教室、网上名师讲坛等,这些现代先进的教育条件对学生来说只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学生走不出小岛,可老师有机会出岛。魏亚建告诉记者,他每周末回家,最重要的事就是上网查阅教学资料,掌握新动态,获取新知识,领会新教法。有时,他还到中心校找同事拿材料,探讨教学问题,交流教育心得。多年来,罗盘小学保持着与主岛一样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还共享着优质的教学资源。学校里,魏亚建既是课任教师,又是班主任。十来个学生都像是自己的宝贝一样,哪个学生哪里学习没掌握到位的,他的心里都有数,课后“开小灶”补缺补漏是家常便饭。
    二十五年如一日,魏亚建坚守海岛一隅的希望,把简易讲台铸成了一种信念,一个永恒的希望。他用自己的双肩挑着一副责任重大的担子,一路执著而自信的走来。他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使一所偏僻的小岛学校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他将自己的青春留在了校园里,就像海上引航的灯塔,无私的、不知疲倦的、默默地为过往的船只指引前进的方向……        晚报记者 吴林玉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记福建省骨干教师、城厢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叶步敏

 

    初秋的早晨,风中夹杂丁香花淡淡的清香,走进位于木兰溪畔的城厢区第二实验小学,现代化的教学楼,宽敞的运动场,绿树红花,墨香醉人,在师生繁忙的穿梭中,总会碰见带着一脸灿烂笑容的学生恭敬向你举手敬礼……整个校园环境温馨优雅。谁曾想,这样一所城市化的学校曾是由一所普通村级小学演变而来的,由一个农村校转变成一所得到家长、社会认可的名校,这其中,又包含了校长叶步敏多少的心血和付出。
    2010年5月,城厢区棠坡小学正式升格为城厢区第二实验小学,叶步敏作为首任校长走马上任。面对这个基础薄弱校,他并没有显露出彷徨与不安,反而从容地鼓励老师们一切从头开始。学校升格伊始,受客观条件限制,教学设备严重不足,他每年都向居委会和周边房地产企业沟通联系,得到了他们的帮助支持,为学校提供空调、电脑、学生课桌椅、篮球架、名人雕像等,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提升了书香校园的文化氛围。在学校的发展规划中,大到教学楼的修葺,小到一草一木的栽种,叶步敏均竭心尽力。2010年的9月份开学后,很多教师看到旧貌换新颜的校园,惊喜之情溢于言表,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去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学校挤出经费,顺利建成了学校的新大门;今年,通过多方协调下,得到了政府和周边企业的共同帮助,学校篮球场的草坪铺设顺利完工,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场所。
    都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自从担任校长职务以来,要求老师做到的叶校长首先做到。他坚持每天和教师一样签到签退,每天和导护师在校门口值班,每天都最后一个离校。节假日和寒暑假,他更是牵挂着学校的平安,不时地进校查看办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叶校长不仅是一位领导,更是一位长辈或朋友,老师工作遇到困难了,他是领导,总会耐心细致地做好排解工作;老师生病了,他像朋友一样慰问探视嘘寒问暖;学生“捣乱”时,他像长辈一样耐心教育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每年节假日,他还会带领学校行政人员走村入户看望家庭贫困的学生,带去慰问品和慰问金,令家长感动学生感恩。
    落实素质教育是办学主要目的之一,为此,叶步敏与老师们充分挖掘校本资源,开展校本研究,精心编撰了《小学生文明礼仪》、《国学三字经》、《安全教育读本》、《莆田风俗文化》、《莆田传统文化》、《社区综合资源》等多种校本教材;为提高学生素养,在他的领导下,学校认真开展了“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召开了校运会,举办了校园艺术节,开办了书法、音乐、舞蹈等多个兴趣小组。
    叶步敏常说:“一个小学校长,权力不大,责任不小。”为了这份责任,他确实做到踏踏实实做事。通过三年的努力,城厢区第二实验小学通过了省级标准化学校评估,学校的幼儿园也通过市级示范园评估,学校先后被评为“莆田市文明学校”、“莆田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莆田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莆田市三八红旗集体”、 “城厢区国学经典诵读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他先后也被评为福建省骨干校长、福建省骨干教师、莆田市优秀教师、城厢区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
    如今,每当步入校园,叶校长就不由地微笑起来,内心充满了一种幸福的平静,这所学校像是他一手带大的孩子,每一个角落都留下过他驻足凝望的身影,虽然做教育工作20多年,但对本职的热情对学生的关爱丝毫没有消减,反而随着岁月的流淌,愈发绚烂。       晚报记者 吴林玉

 

  

教书育人结硕果
——记福建省优秀青年教师、华亭第一中心小学教师 吴荔青

    作为教师,吴荔青很优秀;作为领导,吴荔青很能干。20年来,她在农村教育这片沃土上默默耕耘,期间她饱尝了育人的艰辛,也收获着成功的喜悦。
    20年来,她先后担任辅导员、班主任、副校长等职务,但她总能干得有声有色。作为教师,她崇尚爱的教育,用爱心、耐心、细心善待每一个学生。在她的眼里没有差生。人们经常看到:下课了,在班级和同学谈心的是她;放学了,在办公室辅导学生的是她;周末走访学生家庭的是她……
     几年前,班上有个叫小林的学生贪玩又淘气,作业马虎草率,做事丢三落四,为此,不知挨过父亲多少次打。作为老师,尽管心里非常着急,但吴老师还是多次找他父母促膝谈心,希望父母配合老师把孩子教育好。终于有一天,小林对她说:“老师,你真有本事,爸爸已经不打我了……吴老师,我一定要改正缺点。”从此,小林有了明显的进步。
    曾经,班上有个学生因患小儿麻痹症,一条腿瘸了。母亲去世后,父亲不知去向,种种原因使她沉默寡言、自卑胆怯。开学第一天,吴荔青亲切地拉着她的手说:“现在你是我们班上的一员,我代表全班同学欢迎你。”同时安排一名三好生和小红同桌并要求同学们要多关心帮助小红。有一回学校组织同学到紫宵春游,看着同学们欢呼雀跃的情景,小红既羡慕又失望。看到她那种样子,吴老师就对她说,只要你想去,我们都会帮助你的,小红终于破涕为笑。第二天,车子开到紫宵山下,一下车,她就和几个学生轮流搀扶着小红一起上山……那一次,小红玩得很开心。从此小红判若两人,不但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作业认真完成,下课也能和同学友爱相处。小红的变化,令她的爷爷十分高兴,为表谢意,小红的爷爷特地让小红送给她一盆自己栽的兰花……
    吴荔青不光是育人的能手,而且也是教书的行家。她所教的学生,成绩年年名列学校前茅。她指导的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屡获佳绩。2008年,她指导曾扬清同学参加莆田市“第五届小学生作文”竞赛获一等奖;2009年她指导曾扬清、黄静同学参加莆田市首届“小学生课外阅读”竞赛分别获得一、二等奖……20年来,吴老师用伟大的师爱滋润着一批批幼苗茁壮成长,为此,不少家长都愿意把孩子往她班里送。
    作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吴荔青始终站在教学一线,坚持走“以教带研、以研促教”的路子。为加大教改力度,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她定期召开教学专题会,制订课堂评估计划、评估标准,提出教改实施意见,组织教学评估小组进行听课、评课,以此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开展“教学展示日”、“一周一校”等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吴荔青十分注重对教师的培养指导,几年来,选拔青年教师参加区“教学能手”比赛中,有10位教师榜上有名。许容钦老师去年在参加莆田市小学作文教学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三等奖。今年,在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区各学科教师技能大赛中有5位教师获大奖。在组织教师参加区“教师论坛”、指导教师撰写论文,多篇论文获省、市、区一、二、三等奖。
    在繁忙的工作中,吴荔青坚持勤于读书,乐于笔耕。2006年由她负责的省级课题《盘活语言活动资源 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顺利结题,课题组荣获省“先进课题研究小组”的光荣称号。由于她表现突出,为此,她先后被评为“福建省优秀青年教师”、 “福建省优秀农村教师”、“莆田市优秀班主任”、“莆田市师德标兵”、“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等。             晚报记者 钱碧云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