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教育
电子学籍今秋“入门”
学生“一人一号”跟随终生
【发布日期:2013-08-26】 【来源:】 【阅读:次】【作者:】
    晚报讯(记者 林玉)对于学籍管理这个概念我们并不陌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则是个全新的名词,这与过去的学籍管理有什么不同?近段时间,记者不断收到一些家长咨询电子学籍的电话。记者昨日获悉,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电子学籍管理今秋正式“入门”, 从9月1日起实施,我省部署安装的“全国学籍系统”已于8月21日起正式运行,各地和学校已完成中小学在校生学籍信息采集工作。
    据了解,电子学籍管理就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全程管理学生学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学生学籍转接提供便捷服务。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学生跨省、跨地域流动增加,传统学籍转接工作模式需要家长在两地往返奔波办理转学手续,学籍转接工作效率较低、成本较高。而在电子学籍系统环境下,家长只需向转入学校提出申请,其他流程均通过网络完成。二是有利于学校提高管理工作水平。电子学籍系统是个管理应用系统,学籍管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随着其应用内容的不断扩充,任课教师、班主任、教学管理人员、校长等都能够利用它进行相关操作,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三是有利于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教育公平。在某种程度上说,学籍信息的客观、准确是推动教育公平的前提。电子学籍系统的建成和应用,对教育部门进一步做好经费管理、学生资助、招生入学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积极的意义。举个例子,有关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可以清楚地知道某一个孩子某天有没有吃到国家补助的“营养餐”,吃的是什么。
    根据规定, 今后,每个学生在全国将有一个唯一的学籍号,并将跟随终生,在电子学籍系统环境下,学籍造假很困难。学生学籍号是学籍信息的核心要素,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一人一号”,从幼儿园入园或小学入学初次采集学籍信息后开始使用,学生进入更高年级或更高教育阶段时,其学籍档案基本信息均采用第一次采集的数据信息,学籍号生成规则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制订。
    此前,一些地方对学籍的取得、变动、丧失、恢复、完结等方面的规定和管理不够严谨,出现了一人多籍、人籍分离、有人无籍等问题。根据《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学校不得以虚假信息建立学生学籍,不得重复建立学籍。学校和学籍主管部门应利用电子学籍系统进行查重。
    与此同时,学籍管理要全面记录学生的成长,除了学籍基础信息外,综合素质发展报告、体质健康测试、预防接种信息、在校期间奖励、享受资助信息等也是学籍档案主要内容。同时针对转学、休学等变动均有处理办法。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