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教育
家长常“忽悠”,孩子“很受伤”
别让“伪承诺”伤了孩子
【发布日期:2013-06-17】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欧碧仙】

    “只要你上午把所有的作业都完成了,下午我就带你去动物园”、“如果这次你的成绩都在90分以上,我就买一台Ipad给你”“好好考,考完了我带你去深圳欢乐谷玩”……生活中,你是否常常为了安抚孩子而轻易许下“承诺”,却又很快忘记了自己说过的话,失信于孩子?更糟糕的是,你还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忽悠”对孩子可能造成怎样的影响。心理学专家建议,千万不要轻易许诺却又失信于孩子,否则将可能影响孩子今后的行为习惯和人际关系。


家长常“忽悠”,孩子“很受伤”


    昨日上午,四年级学生浩浩向记者诉苦道,父亲期中考之前答应他,只要他的期中考成绩每科都在90分以上,就给他买Ipad。“我很开心地跟同学说,我爸爸要给我买Ipad,同学们都很羡慕。我也答应他们,买了Ipad后要带到学校和他们一起玩。”期中考结束后,成绩公布,浩浩的语文和数字分别考了93、96分。可是,当他满心欢喜地将试卷递在父亲面前时,浩浩的爸爸却只夸了句“儿子真棒”,对买Ipad的事绝口不提。浩浩试探性地提醒,父亲却说:“学生不要玩Ipad!”“这件事让我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同学都笑我说大话!”浩浩委屈地说,虽然同学们很快就忘了这件事,但他的心里一直都有阴影,害怕哪天同学又会拿这件事情说事儿。
    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随时可见。孩子哭闹了,很多家长随便给孩子一颗糖应付一下;孩子不用功了,给孩子一个小小的奖励性的承诺,答应孩子要做到某件事、奖励某种东西。可是,一旦孩子停止哭闹,或者按照家长的要求完成了某件事,家长们却往往早已忘记了自己的承诺。


常失信于孩子,或将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


    家长的这些“伪承诺”常常让孩子“很受伤”,糟糕的是,家长们却常常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已经对孩子们造成的伤害。
    那么,家长无法兑现的承诺究竟会不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记者就此采访了从事心理学工作的徐雪梅女士。徐女士表示,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榜样之一,如果家长留给自己的孩子以不诚信的印象,那么就会影响孩子的诚信建立。他们也会像自己的家长一样,学会撒谎,学会欺骗。“如果情节严重,还会影响到孩子日后的人际关系。”徐女士分析,长期受家长“忽悠”的孩子,会变得不敢信任身边的人。因为他们会觉得“连我的爸妈都会骗我,其他的外人又怎么能信?”由此会造成孩子对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将严重影响孩子人际关系的发展。


事出有因要解释,该道歉时应道歉


    有的家长只是为了图一时的耳根清净,胡乱搪塞;有的是一时兴起,随口许诺;可是,不可否认的是,也许有的时候,一些家长确实因为各种原因而暂时不能兑现自己对孩子的承诺。不管是胡乱搪塞、一时兴起,或是确实事出有因,其结果都一样会让孩子们觉得自己被“忽悠”了。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补救?徐女士表示,家长对孩子事前的暗示和事后的解释都非常重要,而且失信之后有必要向孩子道歉。
    徐女士说,如果家长不在意,事前没有暗示,且事后没有道歉,孩子就会认为,家长是故意“忽悠”他们,根本不把他们放在心上,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受伤。可是,如果家长可以做到事前暗示,让孩子坦然地接受家长可能会“爽约”的事实,再加上家长事后的解释和道歉,孩子就会理解父母。孩子也能通过家长的行为明白,如果答应他人的事不能做到,那么就需要道歉。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不要轻易许诺,许诺了就要努力做到。”徐女士建议,家长们在答应和许诺孩子们的要求、愿望时,应该全盘考虑、量力而行,以免给孩子带来过大的期待,造成他们被“忽悠”后希望破灭的委屈和受伤。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