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五彩缤纷的烟火和满街火红的中国结,快乐的寒假生活即将过去,这个假期孩子们是怎么过的呢?是不是延续了过去那种单纯动笔的简单、重复的“寒假作业”,还是又把孩子推向电视机、电脑前呢?在平海镇各小学,这个答案是否定的。 传统意义的假期作业,往往题型单调,鲜活性及信息量都不足。这种作业容易被学生认为是“包袱”,难以引导学生主动地求知,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在秀屿区平海镇的一些小学,过去整齐划一、“填鸭式”的作业已被各式各样的特色寒假作业所替代。注重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今年寒假作业的特点。这种“体验式”的寒假作业受到了小学生的普遍欢迎。 “学写春联,制作春节小贺卡,每天帮父母做家务,读一本好书,做一件好事,完成一件手工小制作,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等……”这些具有“参与式”“体验式”特点的“寒假生活乐园”作业,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利用他们身边的小事对其进行教育和学习,既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生活的乐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变脸”后的寒假作业充分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热捧。有一位三年级学生,在寒假期间,她每天都帮父母洗碗,扫地做家务,两周下来,不仅学会了洗碗,而且学会了整理房间。她将每天的实践体验写成了日记,她写道:“这个寒假过得很有意义。过去,我是个懒惰的孩子,在这个寒假里,我终于改变了我自己,我变得勤快了!” “以往的寒假作业都一模一样,不是写多少篇日记,就是写多少张词语等等,大家都感到枯燥无味。”一位六年级学生对笔者说,“我们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注重让学生自己参与,这样的寒假作业很有意思。”有些同学还说:“这个春节我还学会了做菜,有空到我家做客,我来当厨师。”听到了这样的声音,笔者在谢谢的同时,心中也是一阵的高兴。 一位当教师的妈妈说,教育要培养的是一个“人”,而不是应付考试的机器。作为一名家长和老师,她希望孩子们首先是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然后通过教育来挖掘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平海中心小学一贯重视学生寒暑假的活动。少先队大队部给少先队员们安排丰富多彩、有意义的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社会,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学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从而使学生能度过一个安全、愉快而有意义的假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