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叫坚守(教师节专题1)
走访大洋乡车口教学点: 3个老师和他们的8个学生
【发布日期:2012-09-10】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陈蔚华 钱碧云 周晓露】

在第28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记者踏上了大洋这块红色土地,走访了车口教学点,在这里,有三位老师因为8个学生的存在,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离不弃。
校园:简陋而不乏生机 9月3日,记者一行驱车进入大洋这块红色的革命老区。山青青,路弯弯,几经颠簸,几经打听,一个叫车口的教学点很不起眼地进入记者的视线。一座砖混结构的三层楼房,一个楼梯把房子分成两边,简陋而不简单。5个当地村民正挥锄在校园及校门前的路边除草。正值下课时间,一个小朋友跑向正在除草的老汉,亲切地叫着“爷爷”。一个老师告诉我们,除草的是这里的当地村民,他们家的孩子在这里上学。如果说,这里是一所学校的话,还不如说,这里是一个大家庭。记者数了一下,3个老师,8个学生。当记者走进一层的一间教室时,后边的黑板上写着大大的空心红字“开学第一课”。前边的黑板上写着一首李商隐的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另两边的墙壁上贴满了大小字报,如课程表,学生得奖情况,还有学生的试卷。简陋的是教具,丰富的是教学。老师告诉记者,教学程度与“外面”同步,一字都不能少,都是按正规的教学要求来教学生,确保学生走出去不落后于“外面”的学生。关于“外面”的学生之说,老师告诉记者,这里只是教学点,只收幼儿园和一年级的学生。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得到其他学校去上学。 升旗:升起心中的希望 当天上午10时许,嘹亮的《国歌》伴随着升起的五星红旗,穿过车口校园后大山,传向远处的山坳。一场特殊的升旗仪式在这里举行。操场上,师生们凝神屏息,向国旗行注目礼。 虽然偌大的操场上只有11位师生,但这并没影响升旗仪式的庄重。校长黄德钟告诉记者,每次举行升旗仪式,都要进行国旗下的讲话,对师生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使师生的精神境界得到一次升华。同时也寄寓着学校的明天会蒸蒸日上。
老师:既是老师,又是家长 今年开学前夕,大洋车口教学点便一刻也没闲过,黄校长和其他两位老师一直在忙一件事:下乡开展生源情况摸底。他们早出晚归,爬山涉水,走村入户,边摸底边动员。他们不知跑了多少路,好说歹说,总算“挖”来了8个孩子,2个上幼儿,6个读一年级。 据介绍,以前,该校学生数最多时达80多个,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生源逐年枯竭。面对如此枯竭的生源,黄校长表示:“学生越少越要认真教,务必做到少而精。”为了拴住孩子们的心,开学伊始,黄校长就经常跟孩子们在一起,会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馨,从而安心学习。为了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课间,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在操场上玩得多开心。范瑞方小朋友刚进幼儿园,经常哭闹,尿裤,有时还把大便拉在裤档里,陈国策老师又是一个劲地哄,又是帮他换洗裤子,渐渐地,小范变乖了。范昱是留守孩子,很调皮,作业马虎。刘建中老师经常放弃休息时间给她辅导功课,黄校长是一年级语文教师,他的学生黄琦美在年段达标名列学区第一名……说起学生,老师们都视如已出,爱生之情溢于言表。 回忆往昔,黄校长自豪地告诉记者:1984年考上厦门大学的林光辉,现在是博士,在清华大学任教;1986年,林国强考上集美大学,现在金融市界很有名……
村民:老师是我们的家人 记者对车口村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早有耳闻,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就在记者来到车口教学点采访的当日,五、六名学生家长挥着锄头在铲除校园里的杂草及疏通水沟。虽然天气炎热,但他们仍然把校园里的卫生死角清理好。 “我们都是自发过来的,老师对娃们太好了,其他地方的老师调不来,是他们在这里坚守岗位,开学了,我们过来帮忙一下也是应该的。”当地村民陈会妹告诉记者,车口村山岭起伏连绵,山林陡峭严密,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家乡面貌日新月异,村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吃苦耐劳、善良淳朴的车口村民思想并不闭塞。长期以来,他们认准一个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教育发展了,村民的未来才有更大的希望。因此,村民们对老师们非常尊重,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别说逢年过节,就是平常村民家中杀鸡或宰鸭,他们也不忘给老师送去一份。用黄校长的话说:“虽然山村的夜晚很清静,但我们与乡亲们关系很好,经常到他们家拉家常,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夜里的生活也不觉得孤单……” 据黄校长介绍,因这里学生不满百人,所以只能称做教学点,该教学点配套设施相对滞后,从原车口小学走出去的曾曙光,如今事业有成,为回报母校,他积极向社会各界力量、外出经商和在家乡贤募集资金,投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当中,车口的乡亲们也纷纷响应,捐资出力,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让这里的教学条件不断改善。 该教学点的刘建中老师已在这里任教10多年了,他告诉记者,正是有了乡亲们的关心支持,从而稳定了教师队伍,使他们安心扎根山区,把青春奉献在山区。
采访手记:据大洋学区的连校长介绍,大洋现在有5个教学点,大抵情况与车口教学点相似。虽然边远地区的生源在减少,但不少老师却始终在坚守。采访途中,阳光不时从车窗外照射进来,而车窗外处处是青山绿水,还有一幢幢崭新的村民房屋或别墅。再回首,车口教学点不时地在眼前飞过:没有围墙,没有大门,校园简陋而偏静;山村的孩子们眸子里满是童真,他们的老师无私地给予了他们知识的阳光、雨露,这里的老师既是老师,又是家长。因为这里年轻的父母大都出去务工了,孩子们是留守山村的苗子,山村老师便成了育苗的园丁。 车口教学点的老师们只是山村教师的一个缩影,大多数山村教师跟他们一样,多年来,他们为了山村的学生,而放弃了调往条件更好的学校,他们选择了坚守,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坚守和每个孩子的未来息息相关…… |
匠心丈量 毫米对决 我市举行工程测量员岗位技能竞赛
少年“跃”山海 非遗“动”起来
翰墨书百年 丹青绘匠心
书香启智 和美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