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专题
全国观测点+全省典型 莆田这招让企业告别“检查烦恼”
【发布日期:2025-05-07】 【来源:洞见莆田】 【阅读:次】【作者:】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

  营商环境对企业而言,犹如生长的土壤,其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愿意落地、能否蓬勃发展。

  那么,企业究竟关注营商环境的哪些方面呢?

  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一场新闻发布会曾披露,在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涉企检查频次过高、随意检查、重复检查等现象成为大家关注的“痛点”。

  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我们知道,规范涉企执法检查,是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但如果缺乏统筹安排,过多的检查无疑会增加企业的负担和烦扰,让企业无法集中精力投入生产经营。

  “痛点”问题有没有“最优解”?

  莆田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下足了功夫,尤其是在企业关切的涉企执法检查领域,探索出一套创新经验,给出新“解法”。

  前不久,福建省发改委发布2025年度第一批省级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其中,莆田市荔城区《以“数智”引领“数治”,创新涉企执法检查协同机制》榜上有名。


  负担做“减法”

  莆田依托“全市一张图”平台建设成果,颠覆传统的分散执法模式,在荔城区西天尾镇创新试点“一个中心连两端”协同机制,有效推动涉企执法检查“减量、提质、增效”。

  所谓“一个中心连两端”,即乡镇基层治理协同中心连接部门端和企业端。这一协同机制具体如何运行?

微信图片_20250506155614.jpg

  (荔城区应急管理局、卫生健康局前往莆田市星联鞋业有限公司开展联合检查)

  首先,乡镇协同调度,提升检查效率。

  乡镇基层治理协同中心相当于涉企检查的“总枢纽”,连接“部门端”执法计划与“企业端”意见建议。通过平台数据分析,协同中心提出“合并检查、线上检查、变更检查、取消检查”等优化建议,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检查。

  例如,当两个或多个部门拟检查的企业相同、时间相近时,协同中心就会建议“综合查一次”,从而减轻企业的迎检负担。其次,制定检查计划,确保执法有序。

  部门规范制定检查计划,并提前一周发布,由乡镇协同中心统一调度。这样既增强执法检查的计划性和有序性,又方便基层和企业科学安排工作,避免了“大企检查多、小企检查少”“城区检查多、山区检查少”等不均衡现象,也有助于减少执法检查的随意性。

  再次,检查结果反馈,提升服务质量。部门在入企检查后5个工作日内反馈检查结果,涉及行政处罚的,还会上传救济途径和信用修复流程,减少企业整改成本。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及时了解检查结果,也增进了企业与执法部门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数据显示,2024年西天尾镇(园区)基层治理协同中心共收集到近270次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计划,经过调度整合后,实际开展检查220余次,有效减少入企频次。

  由此,部门“无事不扰”,既不失位、也不越位,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地结合,助力企业减负前行、轻装上阵、安心发展。


  服务做“加法”

  莆田涉企检查做“减法”,并不是当“甩手掌柜”,而是在服务企业上多做“加法”。

  首先,畅通企业诉求。平台“企业端”开通企业诉求功能,畅通企业声音,政府服务迅速响应、跟进。

微信图片_20250506155621.jpg

  (一企业负责人向荔城区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服务窗口送锦旗)

  其次,推送热点问题。部门在检查中发现的热点问题或典型做法,可通过平台“一键提醒”所有企业,引导企业对安全、消防、环保等事项对照开展自查自纠,及时消除隐患,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查一个、纠一片”的效果。

  目前,已通过平台推送热点问题超60条,引导企业开展自查自改近百次,企业反馈满意率达100%。

  第三,用好检查结果。平台系统能够跟踪执法检查流程进度,全方位展示检查动态数据、问题整改情况等。这不仅减少了人工收集成本,还能够为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



  改革做“乘法”


  “数智”引领“数治”。目前,莆田这一试点经验已在全市推广。西天尾镇“数字赋能基层减负工作”被列入中央专项机制办全国观测点、中组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全国观测点,莆田经验获得了更高层面的关注。

  窥一斑而知全豹。

微信图片_20250506155638.jpg

  (莆田市亲清惠企平台)

   从上述做法可以看出,莆田对企业非常用心。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莆田提出“项目强,产业强,莆田强”,为企业大显身手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今年开春,莆田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响亮地喊出“人人都是品牌员,人人都是营商环境”。

  市委书记付朝阳指出,要围绕提升市场主体感受,系统谋划、贯通协同,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今年年初公布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真心待企,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支撑行动,坚决做到“三不”,包括不给企业添负担。

  相关改革举措亮点频出,“数字赋能基层新路径”做法获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五证同发、“五即”模式助力项目快落地、早投产,开通“亲清惠企平台”,常态化开展“企业家接待日”活动……

   这一系列的“动作”,告诉每一家企业:莆田发展有高地,你安心发展、我用心服务。这片投资沃土敞开怀抱,热忱欢迎大家共创大业、共赢未来!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