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社会
刘智勇:种植金线莲 培育新业态
【发布日期:2025-04-27】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全媒体记者 钱碧云】

  日前,记者来到仙游社硎乡白洋村一处金线莲基地,只见阶梯式的竹林下种满了金线莲,错落有致的喷淋装置正在自动洒水、灌溉。

  基地负责人刘智勇介绍说,金线莲生长习性特殊,至少需要三天一灌溉,而且基地海拔高、水源远、取水较为困难。相关部门得悉这一情况后,马上与基地联系、建言献策,并安排专人前往勘察,设计电力灌溉线路方案,帮助基地实现自动喷淋,既降低劳动成本,又提高劳动效率。

微信图片_20250428092258.jpg

  记者了解到,眼前这位双手布满老茧,裤腿沾着泥巴的新农人刘智勇原来是一位视力功能性障碍者。他告诉记者,儿时的一场大病导致他的视力下降,只有一只眼睛看得见。初中毕业后,他跟人学修车,学成后开了一家摩托车维修店。因收入微薄,他便开始探寻创业之路。

  刘智勇通过深入的调查了解后发现,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日益重视,中草药类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而金线莲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不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而且备受市场的青睐,其发展潜力不可低估。拿定主意后,说干就干的他便撸起袖子干开了。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刘智勇和合伙人在家乡社硎乡白洋村及鲤南镇涵井村租了50亩龙眼林地,在龙眼树下种植金线莲。金线莲的生长条件极为苛刻,既不耐日晒,又不耐雨淋,对土壤酸碱度有严格的要求,对气候变化的反应也十分敏感,同时易受飞虫鸟兽侵扰,堪称“娇贵”。金线莲“娇贵”难养,该如何破局?经过深思熟虑,刘智勇便在树林稀疏处加遮阴网避免太阳暴晒,春雨连绵时覆盖塑料薄膜防潮,用白布防鸟,设栅栏防野猪……金线莲的苗木供应及日常管理也是种植金线莲的两大难题。为帮助刘智勇解决苗木问题,在仙游县残联的牵头下,省农科院委托永春苗厂负责培育,培育成功后送至培育基地种植。

  原本,只要科学管理,在不遭遇自然灾害的情况下,金线莲仅需六个月的生长就可以收成,收成后经过洗净、烘干、包装后即可上市。然而,刘智勇种植金线莲并非原来想象的一帆风顺。由于技术缺陷,加上经验不足,金线莲在生长过程中遇到各种灾害。2016年初,因为气候及环境污染等原因,50亩金线莲几乎全军覆没,几十万元的资金全部“打水漂”,合伙人也相继退出。是偃旗息鼓,还是东山再起?一番权衡后,坚信爱拼才会赢的刘智勇,在县残联及亲友的鼓励下,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到处拜师求教。经过不断尝试并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终于攻克了金线莲在种植生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爱学肯钻是刘智勇蜕变之路的基石。学成后知不足的他在仙游县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到福建省农业技术学院进修,并参加由农业农村部举办的高素质农民培训学习,终于使自己成为新时代“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金线莲产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能吸引消费者的一定是好品质的商品。”早在种植金线莲之前,刘智勇就将这一理念牢记于心。

  品质有了保障,那么,如何进一步开拓市场?随着生产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刘智勇注册了仙游县社硎智勇中药材种植场,一边通过深化产品加工、拓展销售渠道,一边利用仙游县的公共平台“仙优汇”,同时他还开通了网上商城助力营销。“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想要让金线莲走出去,就得利用这些平台。”谈到线上商城,他乐呵呵地说:“酒香还得勤吆喝!”据介绍,经过多年的发展,他还和人共同种植铁皮石斛、黄精、麦冬等药材,面积约500亩。

  “打响一个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助推残疾人就业”,是刘智勇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如今,“勇脉”品牌的金线莲作为福建省供销社推出的极具地域优势的好产品,每年500斤以上的成品数量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刘智勇发达了,然而发达了的刘智勇没有忘记来时路,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他没有忘记回报社会,回报家乡。他安排10名残疾人就业,让他们自食其力,从而得到广大干群的好评。下一步,他将继续把金线莲这一产品做精做细,提质增效,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为乡村振兴再立新功。由于表现突出,2023年,他被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福建省高素质农民乡村振兴先锋”。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