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 青草园
丝线缠绕的情思
【发布日期:2025-04-25】 【来源:本站】 【阅读:58次】【作者:】

莆田中山中学八年级  陈何齐昕

        回忆里,奶奶那双布满皱褶的手总是充满了神奇的魔力:在我饥饿的时候,她的手会做出一桌子好菜;在我无聊的时候,她的手会变出各种的玩具;在我睡觉的时候,她的手会带出一张被子……这些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但那炎炎夏日的傍晚,院子里的大树下那一大一小的影子,依然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一个是我的,另一个是奶奶的。

        儿时,奶奶经常在大树下刺绣,而我总是喜欢在她旁边看着。说是看,其实不过是拿着小铲子挖她脚下的泥土,偶尔抬起头看一眼。只记得奶奶在一块布上绣上各种图案:有时绣出了一只梅花鹿,有时绣出了一片竹林,有时绣出了一朵彩云……这在小小的我眼里,那根绣花针仿佛被奶奶施予了魔法,在布料间欢快地跃动着。

       两年前的暑假,我和父母回到了老家。奶奶还是在大树下刺绣——一朵荷花在布料上欣然绽放,尽情释放它的楚楚动人。阳光透过树梢,将点点光斑散落在奶奶苍老的身影上。 

       旺盛的好奇心使我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奶奶的刺绣手法上。为何奶奶的手艺如此高超,是什么令她如此执着于刺绣呢?

       我依偎在奶奶身旁,仔细地观察着奶奶的动作,只见她先在布面上细细地勾勒出荷花的轮廓;接着,一针一针地把细丝铺在荷花轮廓上;随后,将线头收紧、打结,完成了修边。奶奶的一牵一拉仿佛牵着我的心,拉着我的魂,我亲切地感受到了刺绣的奇妙与美感,不禁感叹到传统手艺是如此的复杂与精致。

       奶奶见我看得入神,就将针线递给我,让我也试试。奶奶在一旁耐心讲解,教我如何穿针,如何将彩线融入图案……在这个过程中,我曾多次因为针线不顺手而感到不耐烦,甚至想要放弃学习:“奶奶,刺绣这么麻烦,你是怎么做到如此耐心、如此高超的技艺的?”奶奶只是笑笑,慢慢讲道:“精湛的技艺无非是反复练习的结果。这些都是时间的沉淀,日积月累的努力,不是两三天能练成的。”

       不知过了多久,在奶奶的悉心指导下,我终于绣出了一朵歪歪扭扭的荷花。可是,奶奶还是将它放在其他刺绣作品上,并不停地夸赞道:“真好看啊!”阳光再次洒在她的脸上,奶奶似乎又变成了年轻时候的模样。

       传承很小,小到一朵刺绣的荷花,小到一缕阳光,小到在阳光下闪着银光的绣花针。

        如今,奶奶老了,在大树下刺绣的人变成了小姨。小侄子的衣服上多了一架绣上去的飞机,大伯家的小狗也穿上了绣着骨头的衣服。夏日,烈阳,一切好像都变了,又好像都没变。也许,这就是丝线缠绕间的情思与传承。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