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闽宁对口协作帮扶的持续推动下,今年3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内镜中心蔡宝壤主治医师赴宁夏吴忠市同心县中医医院开展医疗支援工作。近日,蔡宝壤医生带领团队成功完成首例A型胃炎合并多发息肉内镜下精准诊疗,填补了区域特殊胃炎病例综合治疗的空白,为基层疑难消化道疾病诊治提供了新范本。不仅生动诠释了闽宁协作“传技术、育人才、惠民生”的帮扶理念,也进一步夯实了当地医院对A型胃炎合并息肉病变的诊疗能力。 马女士今年48岁,因反复上腹隐痛、饱胀感数月就诊。胃镜检查发现其胃体部存在数枚扁平息肉,其中存在一枚将近1厘米的长条形息肉,存在潜在癌变风险。结合镜下以胃体萎缩为主的特点及胃泌素升高的结果,考虑诊断为A型胃炎合并多发息肉,需择期行内镜下微创治疗。马女士坦言:“听说中医医院有福建专家驻点,我决定留下来试试。” 在蔡宝壤医生的指导下,团队通过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及内镜下息肉电凝烧灼术精准切除病灶,术中出血量不到5毫升,马女士术后不久就康复出院。“以前总担心县里技术不够,现在有了福建专家的指导,手术又快又安全。”马女士术后感慨道。 蔡宝壤介绍,A型胃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伴随胃体黏膜萎缩和恶性贫血风险,合并较大息肉时有一定的癌变概率。这类病例在基层诊疗中极易漏诊,且对操作技术有一定的要求。该类病人出院后可补充维生素B12,降低并发症风险。 EMR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医生通过胃镜或肠镜,直接切除消化道(如食管、胃、肠)黏膜层的早期肿瘤或病变组织。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它无需开腹或开胸,创伤小、恢复快,已成为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的“利器”。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提高了同心县中医医院对胃肠道息肉内镜下微创治疗的能力。未来,该技术可造福更多的基层患者,切实解决基层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技术落地只是起点,留下‘带不走’的团队才是目标。”蔡宝壤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协助当地医院积极开展内镜下微创治疗及提高少见病、罕见病的镜下识别能力,将闽宁协作的“福建经验”转化为“同心模式”,让更多基层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闽宁协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要战略决策。医疗帮扶是深化闽宁协作的重要纽带,也是弘扬医者仁心的生动实践。2011年至今,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共派出64名业务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的专家,涵盖儿科、骨科、眼科、妇产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胃肠外科、耳鼻咽喉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不同专业,采取“组团式”帮扶方式,分批次前往同心县人民医院、同心县中医医院、灵武市人民医院等开展医疗帮扶,助力提升宁夏医疗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