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个人修养、国家发展、历史进步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表现。对于个人而言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等等,都是自强不息的表现。中国古代有许多自强不息的人物,我们身边也不乏自强不息的人,他们的精神让我们感动。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与感悟? 请以“在自强不息精神的感召下”为标题,写一篇演讲稿。 在自强不息精神的感召下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参加“自强不息,强我中华”的演讲比赛。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在自强不息精神的感召下》。 忆往昔,中华大地上涌现过无数自强不息的身影:从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壮志,到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情;从谭嗣同那用血痕累累的手铐碰撞出“我自横刀向天笑”的凛然,到刘伯坚怒目圆瞪中迸发出“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的铿锵。他们以血肉之躯铸就民族风骨,用生命之火点亮历史长河。 看今朝,自强不息的精神依然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李子柒以东方美学惊艳世界,用一双手复现“紫气东来”的诗意田园;“麦子阿姨”在丰收后踏上西双版纳的旅途,证明平凡人也能拥抱诗与远方;再看那北斗组网巡天,嫦娥探月取壤,这些大国重器的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焚膏继晷的坚守。他们以前人的脚步拓出一条光辉道路,每一个转身,一张笑脸抑或是一次鼓足勇气,都催人奋进。 何谓自强不息?在场定有不少同学对此抱有困惑。拿我的家庭来说,爷爷奶奶辈的自强不息,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身影,是用磨损的农具在田间书写自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而父母一辈的自强不息,是走出大山一隅,去见广阔世界,在城市的灯火中奋力扎根,加班后疲惫的笑容、深夜响起的电话铃声,都是他们为下一代铺路的印记。而今天的我们,无论是自信自立勤思苦学,或勇于开拓不畏泥泞,都是自强不息的表现。在这些精神的感召下,我们奋勇向前——书桌上垒起的习题册和用光的水笔,抑或是深宵下一盏孤灯一身月色,何尝不是青春的自强宣言? 当下时代,无论是空洞无趣的大白话还是口水文烂黑梗,都隐隐暴露当代青年内心空虚目标迷茫的现象。同学们,当有人感叹“躺平才是正义”时,我们更要听见历史的召唤。自强不息的感召,是当今时代的风雨长亭,凝望彼岸的古道小径,是黑夜的月光牵动千里之外的潮涨潮落,是汹涌浪潮中的灯塔指引一叶小舟漂泊。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不应让它的火种余灰燃尽,不应让它的接力棒滑落于地,让我们在自强不息的感召下携起手来,迎朔朔北风,沿前人足迹,踏琼冰碎玉,唱响新征程的号角,扶摇直上万里云霄!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点评:本文以纵横捭阖的笔触勾连古今,既有岳飞、苏东坡等历史人物的精神标高,又有时下李子柒、麦子阿姨的鲜活案例,更以祖孙三代的奋斗足迹层层诠释自强精神。语言彰显文采,又不失温度,既有历史纵深感,又能紧扣时代脉搏,颇具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