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教育
传承农耕文化 共创社会新风
【发布日期:2022-11-04】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谢亦乔】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认为传承农耕文化是十分有必要的。
  传承农耕文化,培养爱农情怀。
  《乡土中国》中一章节针对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对土地的看法写到:城里的孩子缺乏对土地的认知,这样的现象在当今的时代依旧普遍。当前我们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是“不知道红薯长在地里,错把麦苗当韭菜”等等这一类五谷不分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让青少年学习并传承农耕文化,培养爱农情怀,深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珍惜农民用汗水,用生命回馈我们的粮食来之不易。全社会人员要积极参与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
  传承农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农耕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前进动力。乡村振兴离不开农耕文化,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桐乡以顶层设计为指引,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启动农业经济区促进产业融合,以桐乡模式推进乡村振兴;丽水在保护原生态基础之上创新振兴合伙人模式及多处地方打造红色革命旅游区,以红色旅游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各乡村的特色文化的基础在于农耕文化的传承,在传承农耕文化下致力乡村振兴,诚然是正确的选择。
  传承农耕文化,弘扬优秀传统。
  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与“魂”。“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发扬光大。”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源之一,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朴实无华、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淳朴敦厚。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田间辛劳的背影;谢华安在海南十几年间的青春不见踪影……无不彰显着传承农耕文化,弘扬优秀传统。
  传承农耕文化,共创社会新风。农耕文化的传承需要我们这一代逐日移山的青年感知民俗、追寻历史、关爱农业,做到不忘根不忘本将农耕文化永记心间,共创农业一片欣欣向荣的社会氛围。
  指导老师:苏丽钦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