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教育
黄石惠下小学:让“惠洋十音”焕发光彩
【发布日期:2022-09-23】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黄凤珍】

  9月16日,黄石惠下小学,秋天的阳光透过大榕树的枝叶尽情倾洒。树荫下,70多岁的老乐师吴文彩正带着10名小学生坐在绿茵茵的操场上,娴熟地演奏“惠洋十音”,构成一幅美好的画面。
  吴文彩的韵锣,学生们的八角琴、尺胡、四胡、笛子……在韵锣清脆乐声的带领下,操场上空飘荡着悠扬动听的“惠洋十音”。
  吴文彩是“惠洋十音”市级非遗传承人,自小学习“惠洋十音”,熟练弹奏各类乐器。退休后,他投身少儿“惠洋十音”的公益培训课中,至今已参与培养400多名小乐手。
  原来的韵锣是由铜铸成的,容易断裂,为了改进韵锣容易断裂的问题,吴文彩几经研磨自制出的钢板韵锣,并将其镶嵌在刻有“闽中雅乐,太古遗音”的惠洋十音雕版上,用树籽做成的小锣锤进行弹奏。他表示,“韵锣的加入,不仅丰富高音伴奏,还能在合奏中起到指挥的作用,控制节奏。”
  2020年,六年级的陈墨钰开始学习八角琴,她说:“ 八角琴是八边形的,只有一根弦,用橄榄核弹奏,弹起来很好听,非常有节奏感,在丰富我的课余时间的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黄石惠下小学把“惠洋十音”作为学校特色美育加以挖掘和弘扬,开设了少儿十音特色班,学校少儿十音演奏队先后两次获得市比赛三等奖和二等奖。
  惠下小学音乐教师林巧静介绍,为了传承“惠洋十音”,学校利用音乐课在校内进行推广普及,让更多同学对十音产生兴趣,让“惠洋十音”不断传承下去,让传统文化不断焕发光彩。林巧静告诉记者,“每年暑假,学校和村里联合开办十音基础班,学习简谱知识,乐器的融合,开学后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对有兴趣的同学进行再推广再培训。”
  据悉,莆田黄石“惠洋十音”源于唐,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使用四胡、尺胡、老胡、单弦、八角琴、单弦小三弦、飘笛等独特的乐器演奏,具有兼具江南丝竹音乐的风格和北方粗犷的音乐特征。2008年,“惠洋十音”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为了使“惠洋十音”得到传承和发扬,惠下村老协会利用暑假时间,把村里的留守儿童组织起来,开办少年“惠洋十音”培训班,由“惠洋十音”传承人吴文彩、吴志涛、方元往等手把手传授。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