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2019》。报告指出,中国入境游进入稳步增长通道,入境游市场规模保持稳步增长,市场结构继续优化,服务品质得到游客认可。中国入境游持续发展的新动能正在聚集。
入境收入将破1300亿美元
报告显示,亚洲是中国最主要的客源市场,占外国人入境市场的比重稳定在60%左右,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市场,占比分别为20%和10%。目前,中国主要的入境游客源国包括:缅甸、越南、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蒙古、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加拿大、泰国和澳大利亚。 入境游客对中国旅游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入境游客普遍认为来华旅游价格较为合理,性价比较高,满意度评价较高。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与谷歌的联合调查显示,过去两年来过中国的外国游客中,42%表示未来一年将再次来华旅游,外国游客的重访率较高。 入境散客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入境游客注重自由的同时,更愿意深入体验中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中国旅游研究院和谷歌之前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入境游游客行为与态度分析报告》指出,文化、美食和多样化的旅行体验是入境游客选择来中国旅游最突出的考虑因素。探索历史文化和游览博物馆是入境游客来中国体验文化之旅的主要形式。欧洲游客更期待观看中国特色的演艺项目。
文旅融合注入新活力
报告指出,文旅融合发展将为入境游产品开发、目的地营销等注入新活力。文旅融合发展直接丰富旅游供给,提升旅游服务和产品品质,增加其文化特色和异域风情,更好地满足入境游客,尤其是外国游客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在海外目的地营销上,报告建议,不但要展示传统文化,还要讲好当代中国故事,用当地受众听得懂的语言传递有温情、可触及的当代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故事。 报告建议,在入境旅游产品开发上,应加大文旅融合的创新,以文化为创意源泉和开发动力,提高丝绸之路旅游带、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黄河华夏文明旅游带、长城生态文化旅游带、京杭运河文化旅游带、长征红色记忆旅游带、海上丝绸之旅旅游带、青藏铁路旅游带、茶马古道生态文化旅游带等国家精品旅游带对入境游客的吸引力。
城市成为入境游关键
城市应成为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的新主体,建立突出的城市旅游形象和品牌。经典入境游城市要进一步挖掘新的产品特色,开发深度游,增加回头客,提高旅游收入。新兴入境游城市要有效地包装旅游资源,加大营销宣传,提升入境游客整体认知度和到访意愿。 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重庆等一些城市积极到海外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创新探索新内容和新方式。北京在2019年北京国际旅游节开展了“相约北京144小时,我们来了”境外达人直播北京主题传播活动,请海外旅游达人来京游览特色线路,体验144小时入境免签政策、离境退税政策和北京的公共服务。上海市在海外开展了“上海客厅”城市推广活动,通过场景式的推广手段,为现场潜在的入境游客提供沉浸式感知,提升城市吸引力。 |